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一座温润的煤城 ——安徽淮北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纪事

  □□本报记者夏树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精神。“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的安徽淮北市,农业人口占55%,15年来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征途上,始终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一项项温润的爱民举措,使广袤的田野里,呈现出一幕幕和谐幸福的场景,一幅幅文明温暖的画面,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动人瞬间……

  乡村少年宫

  杜集区双龙实验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一走进校园就听到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爸爸妈妈都到苏州打工去了,要到过年才回来。”9岁的李萌能背诵上百首古诗词。校长宋淑萍告诉记者,像李萌这样的留守儿童全校有100多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关爱,而照顾他们的又多是老人,基本上是文盲或半文盲,这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为此,学校因地制宜,腾出一些教室、办公室,开办了乡村学校少年宫。无线电活动小组、手工制作小组、心理舒缓室、书法兴趣小组、棋社……20多个活动室让这些孩子们不再孤单。

  针对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匮乏、配套设施不全、分布不均以及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淮北市制定出台了“城镇少年宫和乡村少年宫试点工程建设实施方案”,通过整合资源,试点推进,着力打造了数十个覆盖全市的城乡少年宫,共有各类活动室近千个,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实现了城乡教育资源共享。

  淮北市文明办主任吕剑介绍说,对留守儿童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布置、心理上重点关怀,多重关爱留守儿童,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要求,就是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的第一阵地作用,将学校建成留守儿童成长乐园、幸福家园,引领全市留守儿童阳光成长。

  2010年淮北市又投资100余万元,建成102个校内留守儿童之家,这些学校的1.8万名留守儿童从此有了好去处。留守儿童之家配有电脑、书籍、亲情电话及运动用品等,让孩子们既能及时与父母沟通,又享受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乡村好人多

  多年来,淮北市坚持每年开展“评议身边好人”、“感动淮北十佳人物”、“淮北道德模范”、“淮北杰出人物”评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身边好人。到目前为止,全市有50人入选中央文明委组织评选的“中国好人榜”,人数名列安徽全省第一。

  在淮北乡村采访,记者时时被一种爱的力量感动着。

  在烈山区宋疃镇雷山村,乡亲们争相传颂着孝敬公婆的好儿媳董雪英。婆婆今年86岁,患病八年来,董雪英每天给婆婆早上洗脸,晚上洗脚,饭送到床前。冬天怕婆婆冷,吃罢晚饭就把热水袋灌好放在被窝里,遇到特别冷的天气,她就和婆婆同床,把婆婆的腿脚抱在自己的怀里。对于患高血压、肺气肿的公公,董雪英也同样细心伺候,每年春秋两次,定期带公公去医院检查,只要身体有点不适,总是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今年1月3日,王方等4位淮北农民在上海乘座729路公交车时,发现小偷行窃,便上前制止。不料小偷持刀行凶,4位热血农民与歹徒英勇搏斗,王方腹部被刺伤,造成肠穿孔,同伴余永峰腋下被刺伤,造成大量失血。事发后,很多上海市民自发来到医院,对他们表示致敬,并捐款相助。王方等4位农民被授予“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

  年过7旬的乡村退休教师石宗宏,十年义务植树上万株,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争相开展植树活动,使昔日荒山变成了村民致富的花果山。满手老茧的石宗宏对记者说:“满目苍翠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一个个好人的带动下,近年来淮北市出现了一批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孤儿的善举社会团体。其中淮北师范大学的薪火义务支教社最受乡村孩子们的欢迎。这个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的公益性社团,以大规模的义务支教行动,帮助农村小学生走出学习困境和心理、行为误区,填补了农村学校相关课程的空白,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关心未成年人创新案例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树 人居环境 农民人均纯收入 办公室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