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重视农业作用有效提升农村发展


    主持人:本报记者徐恒杰嘉宾:日本经济学家教授

    保母武彦教授,经济学家,日本岛根大学原副校长,宁夏大学国际共同研究所顾问。

    中国农民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如何解决?中国的城乡差距很大,内地农村与沿海农村的差距也很大,如何缩小?农民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留下了许多空壳村,如何建设新农村?这些问题不仅是很多中国人关心的话题,也是一个长期关注中国农村发展的日本社会学家近年来做了认真调研和思考的课题。

    本期对话我们邀请到了日本岛根大学原副校长、宁夏大学国际共同研究所顾问、著名社会学家保母武彦先生,来谈谈他对中国“三农”问题的认识和见解。

    主持人:感谢保母武彦先生作为嘉宾接受邀请参与这次对话。首先请您谈谈,作为一名日本社会学者,你是如何开始关注和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

    保母武彦:最初是在2004年,我应宁夏大学邀请,以日本岛根大学副校长的身份率领一个调研团到宁夏考察。宁夏大学与岛根大学在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已有多年的交往与合作。此次调研团到宁夏考察,主要是对当地的西部大开发、南部山区退耕还林、扶贫政策、区域开发以及封山禁牧、羊只实行舍饲后营养状况等进行调查。之后不久,我又与中国农业大学荒漠化研究中心胡跃高教授等中国专家合作在其他地方开展相关治理荒漠化的调研和学术活动,逐步开始更多地关注起中国的“三农”问题。

    主持人:通过多年来在中国的考察和调研,以及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您对中国“三农”的现状怎么看?

    保母武彦:中国各地农村的情况差异很大,发展状况也各不相同,我比较了解的是西北部和黄土高原的情况。总体上感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的发展和扶贫方面的政策很有效,但农民的富裕程度,内地尤其是西部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很大。究其原因自然条件不利是关键因素。在宁夏等地考察退耕还林过程中,我看到许多地方不适合农业生产,农民十分贫困。究其社会原因,部分是日本侵华时期遗留的问题。我由此感到日本学者有责任帮助中国解决这样的地方的贫困问题。

    黄土高原的农地与日本很多山区的情况很像,耕地相对狭小,难以规模化耕作,务农者主要是老人、妇女,有些村子因为大多村民举家迁出几乎成为“空壳村”。日本的城乡差距虽然比中国要小得多,但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弱化的现象却一直在持续。50年中间,自然村的数目减少了5000多。传统的农耕文化正在消逝。韩国也正在受这个问题的困扰。因为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并不能解决许多农村社区发展缺乏生机和吸引力的问题。中国政府应当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促进“三农”发展少走弯路。

    主持人:农村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弱化和部分村庄“空壳化”的问题,是与城镇化的发展并行的。我认为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与工业化以及后工业化发展相适应的城镇化并不可怕,较为令人担心的一点是与之同时在发展的荒漠化和生态环境恶化以及极端气候等问题。您怎么看?

    保母武彦:我认为这的确是很严重的问题。荒漠化与人类文明矛盾的性质,已经发展到了非常尖锐的程度。据我了解,目前的情况是,全球52亿公顷干旱地区中的大约70%已经退化,并受到荒漠化的威胁。约3600万平方公里土地已经荒漠化,分布在非洲主要地区和阿根廷、巴西、智利、中国、印度、中亚、中东等110个国家与地区,受影响人口达到10亿以上。根据联合国2007年的报告,荒漠化年蔓延速度为5-7万平方公里,如不及时防治,未来20年之内,非洲将可能失去2/3的可耕地面积,亚洲可能减少1/2,南美洲可能减少1/5,世界1/3的人口将受到生存的直接威胁。

    荒漠化、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并称为世界三大生态环境问题。在实际治理中,将哪个问题摆放在前面是一个战略性问题。近年来随着《京都议定书》生效,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出现了重气候变化、轻荒漠化问题的认识倾向。如果不重视这一现象,该认识倾向极可能影响人类社会的战略行为和战略布局,给防治荒漠化带来不利影响。荒漠化问题基本为农业衍生问题,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今后气候变化治理的重点在发达国家与部分近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而防治荒漠化任务则几乎全部在发展中国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荒漠化 气候变化 气候 退耕还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