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托起盈江灾区的“脊梁”


托起盈江灾区的“脊梁” ——共产党员在盈江地震抢险救灾一线奋战纪实

  □□ 新华社记者邓久翔颜牛刘娟吉哲鹏

  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地处中缅边境的云南盈江县一时间地动山摇。

  地震发生后,灾区760个基层党组织、一万多名党员干部迅速集结,投入到抗震救灾一线,用日日夜夜奋战的无穷力量,用灾难时刻与群众同甘共苦的精神和情怀,托起了盈江灾区的“脊梁”,成为抗震救灾的“顶梁柱”。

  县城的天缘超市,在地震发生后随即垮塌,可下面还埋着好几个人!德宏边防支队平原边防派出所的驾驶员、在救灾一线“火线入党”的李瑞杰随部队到达灾区救援点后,第一个就冲进了天缘超市的废墟中,开始搜救幸存群众。

  “救救我,救救我……”,微弱的求救声从砖缝中传来,李瑞杰发现了一个幸存者。可是面对水泥石块,带来的工作锹、铲根本用不上,李瑞杰就用手刨,5分钟后,他和战友一起刨出了幸存者,却没休息马上又转身搜索其他幸存者。在一旁的群众看着心疼,对他喊道:“小伙子,喘口气歇会儿!”他却说,“只有我们多流汗,才能在最短时间救出更多群众,让灾民少流血。”仅仅3天的时间,他不分昼夜,和战友们一起抢救出5名被埋群众,而他手指甲里已是血迹斑斑。

  在盈江灾区,无论是在村寨还是在县城,党员救人的故事,太多太多,他们在危难之时不顾自己安危、挺身而出的勇气,是灾民们身处灾难中的莫大安慰。

  “1,2,3,用力!”在弄璋镇飞勐村委会,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循着声音看过去,看到几名党员先锋突击队员正在用圆木柱撞击已经严重倾斜的房屋。在连续几次撞击后,“轰”一声,扬起的尘土将突击队员们团团包围。等待尘埃落地,才发现刚才倾斜的危房已经被推倒。突击队员绕着房子走过一圈,仔细察看确认过危险解除之后,只听队长下令:“走,下一个除危点!”这些队员们来不及擦拭脸上的尘土、石灰,来不及喝上一口水,便又扛起党旗,列队奔赴下一个危险点。

  当地村干部介绍,这支队伍就是村党支部在震灾发生后火速组织起来的“抗震救灾党员先锋突击队”,由于目前无人员伤亡,所以主要是排险除危,推倒危房,以免余震造成危房垮塌伤及村民。

  地震发生后,在地震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德宏州委组织部立即发出了紧急通知,提出了抗震救灾工作要求,要求全州党员干部、党组织在第一时间奉献灾民,发挥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投入救灾工作,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两个小时内,各级组织部门启动支援灾区机制。州委组织部从代管党费中下拨10万元用于抗震救灾工作,省委组织部下拨10万元援助灾区群众。同时,各级组织部门的组工干部在自家同样受灾情况下也踊跃捐款支援灾区,伸出援助之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平原 连续 石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