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泥腿子把《土楼神韵》演上国家大剧院


一个来自基层的艺术团队编排的节目登上国家最高艺术殿堂,说明它的气魄和实力,同时也说明国家大剧院是人民的大剧院 泥腿子把《土楼神韵》演上国家大剧院 ——透视福建(永定)土楼文化现象

  2月20日晚,北京国家大剧院歌剧厅里座无虚席,一场客家原生态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在这里隆重上演。长达80多分钟的演出中,来自福建永定县的一群农民演员,为3000多名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完美、展现福建土楼独特而深厚底蕴的客家文化盛宴。

  “建一座土楼很难,而要把土楼和它所承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演化成能够打动无数人的音乐作品更是难上加难!作为这部作品主要参与者之一,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越是草根的越容易感染人、打动人!”《土楼神韵》总导演赖永生话语里仍透着客家农民的直爽和干练。

  让郑小瑛大吃一惊的事情

  时光回溯到十一年前。2000年1月,被誉为“新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郑小瑛沿着父辈的足迹首次回闽西永定寻根谒祖,气势恢宏的振成楼深深地震撼了她:“这里可以作演奏大厅,我想搞场土楼交响乐!”而此时,永定已经启动土楼申遗工作,世界客属第十六届恳亲大会也将在龙岩召开,都迫切需要一部能够反映土楼文化、客家文化的优秀音乐作品,展示给全世界客家人和整个世界。

  双方一拍即合。当年3月,受永定方面委托,郑小瑛开始物色人选进行交响乐创作,并很快有了第一稿。

  “第一稿被我们推翻了,我们感觉这位作曲家离客家土楼、客家人、客家文化太远了。”时隔十年,说这句话时,自称“1988年以前是一个农民”的赖永生脸上仍挂着得意,“得知第一稿被我们否了,郑小瑛当时非常吃惊,似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实际上,我们这些‘泥腿子’对客家文化的那种独特‘味道’还是有所把握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那是一种源于血脉里的天生敏感!”

  吃惊归吃惊,但并不影响创作的继续。随即,在郑小瑛的张罗下,少年时曾在闽西生活过十年的上海歌剧院青年作曲家刘湲被定为作曲人选。创作中,赖永生等人带着刘湲走遍了永定知名的土楼,遍访山歌艺人,于乡野阡陌寻找创作灵感。

  2000年11月20日,《土楼回响》在世界客属第十六届恳亲大会闭幕式上由郑小瑛亲自指挥的厦门爱乐乐团首演,获得成功。

  一群“泥腿子”的别样“冒险”

  如果说《土楼回响》总体属于高雅音乐的“阳春白雪”,而原生态仅仅是点缀的话,那么,同样以客家文化为题材的《土楼神韵》,则以其来自最底层的“草根”属于不折不扣的原生态力作。

  “从总导演、编导到演员、道具制作人员,基本为永定本地人士或永定籍专家,参演人员80%是农村业余演员。”赖永生说,这多少有点冒险,有领导甚至说这是“一个农民出身的导演带领一帮腿上还带着泥土芳香的农民去演出”。“但客家人本身就是以敢闯、敢冒险而闻名,再说洋歌洋舞看多了,最淳朴的东西反而更能打动人。”

  与《土楼回响》不同,《土楼神韵》的诞生颇具偶然性:2008年7月,福建土楼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旅游品牌。申遗成功后,永定当地政府一直在思考,除外形的独特外,如何把土楼更多的价值展示给世人。

  此时,演职人员“草根化”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因为基本都是客家人,对这块土地非常熟悉,所以集思广益后大家采取了把客家人生活化的场景、把劳动工具搬上舞台的做法,不少客家地区至今仍在用的木盆、火炉、风车、碾米碓子等工具堂而皇之登上舞台。

  永定县客家土楼艺术团团长陈盛权告诉笔者,对参与《土楼神韵》演出的演员不要求功底多好,“不要求你腿能踢多高”,而是要求原汁原味,能演出客家人日常劳作、生活的那种感觉,而且整台演出的音乐也融入了大量客家音乐元素。另外,像演出中在烂泥田里抢纸糊的春牛、客家人娶妻的场面等对闽西客家人来说是平常不过的风俗习惯,而对海外华侨来说却是内心深处最柔软、最绵长的记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总体 核心 碾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