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让“三农”发展攀上新高度


    □□本报记者张仁军于险峰

    2010年12月15日,辽宁省召开农业产业化暨农产品加工项目招商大会,省长陈政高在会上宣布,省委、省政府决定举全省之力狠抓农业产业化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下决心引进和培育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龙头项目。省市财政筹措60亿元,对新增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给予10%的补贴。

    “十一五”是辽宁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的5年,推进了辽宁农业现代化进程,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2010年,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64.3万人,比2006年增长63.6%。

    把县域经济扶起来

    辽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2004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将农产品加工业确定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围绕这一战略决策,陆续出台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等多个文件,为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环境。“十一五”是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5年,特别是近3年实现了倍增。县域经济总量增长了2倍多,年均增长20%左右,由占全省的30%左右发展到占全省的46%。县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了4.7倍,年均增长37%,除长海县外全部超过了3亿元。

    如今一大批龙头企业在辽宁涌现,到2010年底,全省包括生产型、加工型、流通型三大类在内的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4266个,比2006年增长81.5%;实现销售收入3596.2亿元,比2006年增长158.7%。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553个,比2006年增长168.4%;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9个,增长50%,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数量在全国位居第四位。

    这些龙头企业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增收,到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民390万户,比2006年增长15.4%;全省农民人均从产业化链条中获得收入2640元,比2006年增长101.5%,产业化链条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8.2%。

    2010年,全省种植业基地面积达到3500万亩,水产养殖基地面积820万亩,其中精品渔业养殖面积达到500万亩;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1.9万个。经过多年培育,全省形成以玉米、稻米、大豆等加工为主的14

    大主导产业链。把增收之路连起来

    2月14日,记者来到彰武县五峰镇孔家村养鹅户孟金夫的家中,2000多只白鹅在大院中闲庭信步,孟金夫说,如果不是阜新市美中鹅业公司对他的扶持,他也不会有今天。他告诉记者:“2008年我第一年养鹅,当时市场价跌到一公斤不到8元钱,美中鹅业仍按保护价13元钱一公斤收鹅,由企业承担了损失。去年卖给他们1.98万只,是养殖户中最多的,每只利润在20元以上。”美中鹅业董事长丁美中介绍,公司年加工能力达1500万只鹅,是国内最大的鹅加工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各级政府给予了大力扶持,重点是扶持企业打造基地,现在仅彰武县养鹅就达到600万只。

    阜新振隆土特产有限公司自开始建设南瓜种植基地以来,以自身的影响力和广阔的市场,极大推动了阜新地区南瓜种植基地的发展,为广大农村的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民的增收开辟了一条全新道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乡西大坝村的张广山去年种了70多亩的南瓜,每亩能收南瓜籽180多斤,以每斤6.5元的订购价卖给了振隆公司,因为种子、农药和化肥都是由振隆无偿提供,一亩地效益能达到1200元。南瓜产业被列为阜新经济转型的14个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种植南瓜7.8万亩,带动农民2.3万户,农民增收3850万元。

    阜新市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切入点,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快了转型振兴步伐。到2010年末,阜新市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加工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已达120户,比上年增加23户,带动农户30.9万户。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了生猪、肉鸡、白鹅、奶牛、杂粮、食用菌等16个特色明显的农业产业化链条。

    在转型路上活起来

    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起的“五合一”渔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充分整合了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和养殖渔户等社会资源,为增加渔民收入,解决“三渔”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区提供了新的经验。随着形势的发展,獐子岛渔业又对“五合一”模式进行了创新,成立了沿岸采捕、自然采苗、苗种育成、产品收购等多种组合,将生态养殖理念传给更多的渔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南瓜 产业化 农民增收 农产品加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