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胡立刚
“火笼当棉袄,竹篾当灯草,番薯丝吃到老。”这,曾经是改革开放前浙江青田的写照,也正是因为家乡的穷山恶水难以养人,敢想敢闯的青田人纷纷漂洋过海,使青田成为全国著名的侨乡。改革开放以来,侨乡青田日新月异,传出的佳话,从青田传遍全国,传遍世界。
渔家乐生意一年比一年好
“作为农民,我已经很满足了。”刚从自家的田鱼加工房里出来的伍丽贞,得知记者来自农民日报,立马蹦出这句话来。
见面之后的第一句话,如此简单而有分量,让记者对伍丽贞刮目相看。
不高的身材,一身得体的红衣服,围着湿淋淋的工作围裙,满脸的真诚朴实,看得出来,伍丽贞的话发自肺腑。
上世纪90年代,伍丽贞曾经和大多数侨胞一样,挑着小货篮走南闯北,只是,出了国的成了侨胞,而她,最终选择回到家乡——方山乡龙现村,选择种粮为生。
青田“九山半水半分地”,是出了名的穷山恶水之地,选择种粮食,在当时实在是无奈之举。然而,伍丽贞和其他留在家里种田的村民们却种出了名气,种出了财富,特别是在2005年之后,财富的积累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原来,青田是全球闻名的“稻鱼共生系统”的发源地,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青田县委县政府为了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在文化上下功夫,充分挖掘“稻鱼共生系统”的价值,从而为农民增收开辟出青田独有的道路。2005年5月16日,该系统以其“独特的、重点的、巧夺天工的”属性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而方山乡是“田鲤之乡”,龙现村则被农业部授予“中国田鱼村”。方山乡的田鱼价格从几年前的每斤10元到现今的近20元,仍供不应求。
而伍丽贞和村民们,则充分享受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成就。
2006年,伍丽贞开出了龙现村第一家渔家乐,随之,方山乡的渔家乐陆续开张,渔家乐成为方山乡农民增收的又一途径。
“渔家乐生意一年比一年好,我家盖了两栋五层楼的新房,还买了小车。”伍丽贞很自豪。她说:“我们四口之家,一年下来净收入将近40万元。我们不需要政府给钱,只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环境,农民就非常满意了。”
美丽乡村吸引侨胞回家当“村官”
仁庄镇冯垟村是侨乡青田
县众多中心村中的一个,全村311户1000多人,其中常住人口480人,另有700多名华侨、华人旅居海外。
65岁的村民徐一带着记者走遍了冯垟村的角角落落。只见村道全是干净宽阔的水泥路,无一例外;幢幢新楼整齐划一,健身场所、老年乐园、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设施相当完善。
村里除了稻田养鱼为主导的生态效益农业外,还建成了青田县最大的大棚蔬菜基地,农家乐年产值达200多万元,道路硬化率、农民安全饮用水入户率、路灯安装亮化率均达到100%,村里建了公共厕所,农户家用厕所改厕率达到90%。人均收入超过了一万元,远远高出青田县农民人均收入水平。
而这样的变化,不仅让村民有了幸福感,更吸引了年轻的侨胞回乡。
徐玉彬今年35岁,是西班牙归国侨胞,2010年11月,通过公推直选,成为新一届的冯垟村支部书记。
在西班牙,徐玉彬在餐馆、装修公司等处打过工,他告诉记者,作为农民,去国外、做侨胞,大多是因为家乡太落后,现在,家乡变得越来越富越来越美,这么好的机遇下,能回村做村官,他很荣幸。
当记者问他,今后将为村里做哪些实事,徐玉彬说:“一是要壮大村级经济,充分发挥侨乡的造血功能,二是要加快进度,完成溪滩开发,打造现代化的新农民居住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来冯垟居住生活。”
记者了解到,年轻侨胞回家乡做村官,省外其他侨乡还不曾耳闻,但是,在青田,已成为一股清新的风,成为青田的又一佳话。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2-09/161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