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一幅画一亩粮挥毫牡丹奔小康


    □□本报记者冯克陈显萍文/图

    2月2日是农历大年三十,河南省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村民郭亚修还在自己的“工作室”里挥毫泼墨,一张四尺斗方的白色宣纸铺展在画桌上,一朵“富贵牡丹”逐渐成形。

    “已经订出去的画要按时完成,像这样一幅牡丹,市场价能卖到500多块,一年下来靠画牡丹差不多能挣到十几万元。”郭亚修一边作画一边告诉记者。

    走在平乐村的主干道上,记者看到道路两侧布满了大大小小六十余家画室、画廊,虽然已是除夕,仍有不少洛阳市民开车到村里购画送亲友。

    村委会主任郭振铎向记者介绍,地处汉魏故城遗址的平乐村,文化底蕴深厚。早在上世纪80年代,村里的几位农民画家就创立了“汉园书画院”,当时只是为了切磋技艺,丰富农闲生活。现如今,平乐已被称为“农民牡丹画创作第一村”,全村共有600余农民成为牡丹画创作专业人员,已形成书画、装裱、营销产业链条,年创作生产牡丹画10万余幅,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

    在平乐村,夫妻同挥毫,父子共泼墨的故事很多。科班毕业的郭亚修,曾经在北京荣宝斋学艺,靠作画挣取微薄收入。回村之后,在岳父、平乐牡丹书画院常务理事长郭建中的点拨下,郭亚修画艺精进,现在已经是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平乐牡丹书画院副院长,而儿子郭腾飞也开始每天坚持作画。郭亚修说,从2008年开始,村里的牡丹画产业形成了规模,成立了公司,我们的画作也开始订单式销售,不仅卖到了全世界,收入也年年增长。

    郭振铎指着村口方向告诉记者:“我们村将在那里建起牡丹画文化创业产业园区,把它培育成牡丹种植基地、牡丹画创作基地、牡丹画培训基地和牡丹画集散基地,逐步将平乐村打造成‘中国牡丹画第一村’。”

    就像村口墙上那行醒目的标语:“一幅画,一亩粮,挥毫牡丹奔小康”,平乐村的农民农忙时下地干活,农闲时挥毫泼墨,他们正在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在广阔大地和方寸宣纸上描绘着更加美好的年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牡丹 农历 订单式 营销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