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三大行动计划推进粮钱双增争取热带现代农业提升为国家战略五大工程推动农业做大做强深化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以先进生产模式推动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加快“三大示范区
■■本报记者常永平
“2010年,我们在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坚持‘把思路抓成典型,把典型提升为模式,把模式规范成项目,以项目整合资金,以方案落实项目’,以先进、成熟的生产模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取得明显成效。”这是陕西省农业厅厅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陕西2010年农业经济工作的回顾和总结。
王宏说,今年以来,陕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以推广先进成熟的生产模式为抓手,积极实施“七大增收工程”,在克服各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下,全省农业经济形势好于预期。主要表现在: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畜牧业规模化程度提高,设施蔬菜规模扩大。据农业厅对950户定点农户监测分析,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突破3900元,增幅达13%以上。
他说,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陕西农业已形成了合作社建设的宜川模式、农技推广的平利模式、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商洛模式”、农业综合执法的“宝鸡模式”、奶业转型升级的“千阳模式”等一大批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先进模式,这些先进模式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示范,使各地发展有了样板。
王宏说,2011年,陕西农业将继续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推广先进生产模式为抓手,确保粮、果、肉、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目标完成,围绕粮、果、畜、菜四大主导产业,继续实施农民增收“七大工程”。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十大重点项目。一是实施果品贮藏、生猪发展和有机农业三大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推广项目。二是推进四大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三是加快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
■■本报记者吴晓燕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农牧部门按照“抓重点、强基础、保安全、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用市场经济的思维谋划农业工作,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发展,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谋划农民增收,坚持遵循自然、经济和科学规律,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着力破解发展难题,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路子。甘肃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告诉记者,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甘肃省农业投入增量最大、粮食产量增幅最高、农民收入增加最快、“三农”发展亮点最多的五年。
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粮食总产连创历史新高。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取得重大突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快转变。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民收入实现持续较快增长。
“十二五”时期转变全省农业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是:加快发展标准化生产,推进种植养殖方式转变。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集中创建一批蔬菜、水果标准园和肉牛肉羊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科技成果创新和应用,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坚持立足产业发展抓好农业科技创新,立足农民需求抓好农业科技推广,立足机制创新抓好科技队伍建设。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推进农业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更加注重农业体制机制创新,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有机联接起来,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体系。加快农业农村改革创新,保障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方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本报记者张国凤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厅长赵永彪介绍说,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宁夏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的思路是: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三大示范区”建设步伐,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设施农业、现代畜牧水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黄河金岸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十一五”期间,宁夏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2010年粮食总产比“十五”末增长18.8%,实现了连续七年增产,再创历史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60公斤,位居全国前列。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了高速增长。13个特色优势产业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2%,呈现出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态势。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0-12-24/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