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从“小细胞”到大产业的裂变


从“小细胞”到大产业的裂变 ——河北省以家庭为细胞实施产业化扶贫纪实

  本报记者何定明李锐 通讯员康明

  52岁的宋子勋是河北省饶阳县大尹村镇南北岩村人,近日,记者来到他家的蔬菜温室,看到他家的西红柿长势喜人。说起现在的菜价,老宋掩饰不住满脸的喜兴:“今年蔬菜价高,到时肯定又能卖个好价钱。”老宋告诉我们,他的温室一年种两茬,一茬甜瓜,一茬西红柿,一年下来可以挣到4万多元。一旁的村主任宋青林说,村里410户人家,种植蔬菜温室的农户就有360多户,现在全村蔬菜温室达到740个,冷棚520个,算下来,平均每家超过3个,村民90%的收入来自蔬菜种植,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

  说起来你也许不信,仅仅三年前,南北岩村人还是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一年下来人均收入也就700来元,日子过得苦巴巴的。

  宋子勋和南北岩村发生的变化,得益于河北省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扶贫开发细胞工程”。

  (一)

  2006年3月,河北省针对“基础设施进了村,增收项目难入户,贫困家庭照常穷”的问题,开始实施“扶贫开发细胞工程”,探索以农村最基本的社会细胞——农户为着力点的扶贫新模式,通过扶贫资金直接入户、周转使用,扶持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进而带动整个贫困群体摆脱贫困。

  “这项工程的目标就是让每个贫困

  家庭都有一个自我发展的项目,让每个家庭都栽上一棵摇钱树。”河北省扶贫办主任扈双龙说。

  饶阳县是河北省贫困县。2007年,南北岩村成为饶阳县第三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村,宋子勋就成为南北岩村第一批“吃螃蟹”的农户。2007年10月,老宋利用县扶贫办支持的2000元扶贫款,贷款2万元,又东挪西凑了一部分钱,在村里建起了一个占地面积近三亩的温室,搞起了温室蔬菜。由于效益好,第二年老宋就还清了全部贷款和借款。看到温室蔬菜效益这么好,村里人纷纷跟进。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为了让贫困农户开好头,起好步,饶阳县采取村干部带头、典型带动引领的做法。在该县北马村,村支书刘筑社为了打消群众的顾虑,除组织群众外出参观学习以外,2007年带头在自家的承包地里建起了大棚。在他的带动下,村里2008年一年就发展大棚37个,从此北马村人真正有了长期稳定的增收项目,大棚收入均达到1.5万元以上。棚菜生产的高效益激发了群众建棚积极性,目前,该村温室和大棚总量已达190个。

  从一个农户脱贫到整村推进,再到成方连片,“细胞”裂变加快了群众的脱贫步伐,若干“细胞”相连接,就形成了规模。像南北岩村和北马村一样,饶阳县河头、西草芦等贫困村先后建起了9个百亩大棚和温室。每个棚室种植户就是一个个“小细胞”,他们不断地进行着裂变……对周围的群众起着强大的带动辐射作用。目前,饶阳县共扶持贫困村发展蔬菜温室和大棚3712个,设施蔬菜产业每年为贫困群众增收超亿元,惠及全县贫困人口7万多人,设施蔬菜已成为饶阳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红色老区”唐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几年来,唐县坚持项目到村,扶持到户,把各项扶贫资金捆绑起来,项目拼盘使用,集中投放到贫困村。罗庄乡坡上村属移民贫困村,为了解决贫困户脱贫难的问题,坡上村争取了扶贫资金10万元,建起了小尾寒羊养殖小区。养羊能手董建学说:“一年下来3个育肥周期,每批200只,每只可挣80元左右,就能挣4万多元。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全村贫困户每户可享受到扶贫资金补助2000多元,对咱老百姓来说真是天大的好事啊!”

  通过扶持贫困农户发展养殖业,目前小尾寒羊已遍布全县20个乡镇的300多个行政村,养殖小区已有10个,羊只存栏数达到48万只,其中小尾寒羊38.5万只。

  像饶阳、唐县这样的贫困县,通过扶持贫困农户发展成一村一业,继而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已成为河北省过去几年扶贫工作的最大亮点。全省初步形成了沿黑龙港流域横跨衡水和沧州两个地区绵延百里的扶贫开发蔬菜长廊,太行山优质核桃产业带,张家口市坝上地区扶贫开发节水错季蔬菜片区,唐县、平泉、围场的食用菌产业群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温室 核桃 大棚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