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把“烫手山芋”变成“有机宝贝”


把“烫手山芋”变成“有机宝贝”

——河北省隆化县秸秆综合利用调查
本报记者 孙眉

  

  

  把“烫手山芋”变成“有机宝贝”

  

  农户们正将一捆捆打包好的农作物秸秆进行晾晒、装车。

  

  编者按: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已经到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实现农作物秸秆更加科学、更加高效和更有价值的利用,是农业绿色发展的一项硬任务。当前,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以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利用为主攻方向,以完善利用制度、出台扶持政策、强化保障措施为推进手段,全国正在推进200个以上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打造一批全域全量利用的典型样板;以东北地区为重点,构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秸秆利用挂钩政策,探索制度化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完善秸秆资源台账调查技术规范和信息平台,构建秸秆综合利用监测评价体系,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强化秸秆综合利用的考核评估,确保2020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5%以上,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在全国建立完善的秸秆收储运用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产业化格局。

  清明时节,春耕备耕、春季田管是农民的一件大事,田野上一片忙碌,为粮食丰产丰收打基础。对北方地区的农民来说,堆在田里的秸秆却是“烫手山芋”,既不能烧也无处可扔。另外秸秆还是“火灾隐患”,一不留神,野外点燃,就可能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在河北省隆化县,记者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情景,备耕的田地里没有秸秆,同行的农业农村局干部说:“秸秆烧掉、扔掉?那不是糟践了这天然的宝贝!”让很多地方头疼的秸秆,到了隆化怎么还成了宝贝?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访了隆化县部分乡镇。

  隆化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河北省产粮大县。全县共有耕地86.4万亩,年产粮食30万吨。粮食产能的背后,是每年30万吨的农作物秸秆,如果处理不善,必将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为此,隆化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加大资金、技术、人才等保障力度,大力推进秸秆综合治理,逐步打造了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变废为宝,秸秆回收成为“新时尚”

  从农作物种植角度看,秸秆是典型的“废弃物”,放在农田里不处理,就无法进行机械化生产;粉碎还田不充分,会导致新种作物站不住苗,病菌累积使农作物受损,有减产的风险。将秸秆回收、科学利用,“废弃物”也能长出“附加值”。在伟侠草业公司,记者遇到了前来出售玉米秸秆的喇嘛沟村村民焦艳平和草业公司经理杨伟侠。“秸秆回收就是好,增加收入效益高。”焦艳平说,“在我们这,1亩地能打玉米粒1400斤,按现在市场价每斤0.8元算,能卖1120元。能产玉米秸秆1400斤,每斤1毛钱,能卖140元,里外里,1亩地我就能多挣1/8。”“我也不吃亏。”杨伟侠说,“我收1吨秸秆200元,压块后每吨能卖650元,除去电费、人工、机器磨损,还能挣300元。”算盘上的经济效益,大大激发了农户和市场资本的积极性。

  目前,隆化县以秸秆压块为主的草业加工市场主体有83家,其中注册的草业公司(加工厂)已经发展到11家,年加工能力达20万吨。2019年,隆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239元,同比增长12.6%,仅秸秆出售一项,就带动群众人均增收150元。

  

  坚壁清野,碧水蓝天成为“新常态”

  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农作物收割后,烧秸秆,产生大量的浓烟和微颗粒物;另一种是就近扔进山谷、河道,任其自然腐化,污染水源。隆化县素有北京“后花园”之称,是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态环境,不只是民生问题,更是必须完成好的政治任务。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标准越来越高,秸秆问题解决不好,既无法向中央和省、市交代,更无法向全县人民交代。对此,隆化县坚持“以疏为主、疏堵结合”,持续加大秸秆回收利用的宣传力度,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环保账”,引导农民摒弃传统秸秆处理习惯,取得了较好效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综合利用 玉米 处理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