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重在破解“两张皮”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重在破解“两张皮”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向政亦

  前不久,笔者被抽调到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检查组,赴一些地方开展检查工作,通过实地查看、走访群众、访谈干部,发现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过程中,存在群众主体地位缺失、门前三包落实不到位、村庄清洁行动开展不彻底情况,出现“两张皮”现象。

  笔者走到村里,看到马路、村道、广场等区域干干净净,垃圾车正在清运,保洁员正在忙活。然而,步入农户家中,看到过房前屋后白色垃圾较多,建筑垃圾随意堆放,畜禽粪便遍布院坝,也看到过村边沟渠上有旧衣物、塑料袋等明显的陈年垃圾,村民在沟渠水中埋头清洗蔬菜,对比差异很大。经了解,这些地方普遍都将村庄保洁外包给公司,实行绩效考核,与运营费用挂钩,村庄整体环境极大改观。保洁员选聘本地村民,每月工资视工作量大小给予700元至2000元不等。镇村干部也承认,村庄“外业”规范起来,却忽视了监督群众做好“内务”,“政府干、群众看”,出现公共区域保洁到位和房前屋后卫生糟糕“两张皮”。

  笔者和当地干部群众进行深入交流,分析问题的成因,可能具有一定普遍性。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通,万事皆空。一些干部认为,只要把公共区域清洁做好了,农户房前屋后是群众自己的事,不用去管,也管不好。从群众角度而言,第三方介入村庄保洁,对群众的思想观念造成冲击,过去村里的垃圾要么自己扫要么天帮忙,现在政府要管,以后说不定院子里的卫生政府也要管。二是宣传动员不到位。一些村宣传阵地缺失,村头路边、公共广告栏、村委会、农户家中难以看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相关宣传,农户门口没有张贴门前三包责任书。另外,存在一些负面行为,保洁员多为公益性岗位,年龄较大、素质偏低甚至劳动能力不足,打扫卫生“蜻蜓点水”,存在脱岗情况;也有群众反映在垃圾转运点有人露天焚烧垃圾,恶臭刺鼻,浓烟滚滚。三是村庄清洁行动不到位。一些地方为完成“三清一改”任务,靠镇村干部和党员动手开展突击,群众并没有真正参与进来,甚至出现前面扫、后面丢,边清洁、边污染的状况。四是精准施策不到位。不少地方农村人口常年外出率达30%以上,家里多为儿童和老人,不易接受新事物,一些人还停留在“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旧认知上。一些农户一年到头家中无人,房前屋后环境糟糕,成为几不管的“真空”地带。一些干部浅尝辄止,又欠缺方式方法,做群众工作没有效果,逐渐产生畏难和厌倦情绪。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群众家务事,农民群众理应参与。为进一步激发群众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污水治理,自觉维护和提升村庄环境,笔者建议:

  一是健全长效机制。强化规范约束,结合村情民风制定通俗易懂的村规民约、文明公约、家训家规,规范村民日常行为,明确农民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严格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引导群众“扫好门前雪”,发动群众相互监督、对外监督,进一步建立完善广覆盖、多层次的村庄保洁机制,防止边整治边反弹。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以重大节日、节庆为契机,发动群众对房前屋后、村庄边角集中开展整治,做到不留死角和盲点,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应更接地气,从对党员干部的间接宣传变为对农民群众的直接宣传,从只通过传统媒体宣传扩展为通过抖音、快手、微信群等更多农民群众能接触到的新媒体传播,把运动式的短期宣传变为持续的长久宣传。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项工作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从“逼着干”变成“比着干”。应提高针对性,宣传教育不应该大水漫灌,要抓住重点人群。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中,年轻男子多外出务工,承担家务以中老年妇女居多,宣传不乱丢烟头效果不一定好,而宣传畜禽粪污、厨余垃圾的堆肥利用则会立竿见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群众 强化 缺失 人居环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