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乡野间的川剧薪火


四川大英县金元剧团:

乡野间的川剧薪火

萧易 肖飞舸

  

  

  乡野间的川剧薪火

  

  金元剧团演出现场。 资料图

  

  台上台下,戏里戏外,流传久远的地方戏不仅容纳着一方水土特有的民俗意蕴,更记录着一代代艺人对民间文艺的不断探索。正是这些被称为“草根戏班”的民间剧团,在保留原味老剧的同时,不断为乡里田间的戏剧爱好者们量身打造着新鲜的场景与动人的故事。——编者

  近年来,在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附近的乡村地区,活跃着一个个民间川剧团。碰上关公的单刀会,或是过大年,他们便挑着简单的行头,找个土坡,用几片塑料布搭起简陋的戏台,在山垄田畴之中唱戏,将古老的川剧薪火相传。来自大英县的金元剧团,便是其中之一。

  

  山间传来老川剧

  阳光掠过成片的稻田,一人高的苞谷成片铺满远山,越野车在一条狭窄的山路上穿行。笔者一行人得知有个剧团正在大英县玉峰镇指石河村的天元寨庙演出,但究竟在哪儿,问了几个当地人都不清楚。在村里转悠了好一会,隐约听到山上传来了清亮的弹唱——原来,那里就是天元寨庙了。

  循声而上,草地中央的戏台虽然简陋陈旧,几十位观众却看得津津有味。有些褪色的帷幕在不期然间露出了演员的床铺的一角,床头还挂着毛巾与衣物。舞台上,一盏白炽灯便是全部的照明设备了,舞台中间的砖头下压着一张红纸,写着“大英县金元剧团”,以及当天演出的剧目“陈三两爬堂”。

  老一辈人可能对《陈三两爬堂》并不陌生,京剧、豫剧、河北梆子里都有这出剧目:进士李九经为奸臣陷害殒命,其女流落青楼,改名陈三两。在陈三两被嫁祸杀害富商的危急关头,官至巡抚的义弟及时赶到,冤情终得昭雪。

  “此事来得好突然,而今当官把心变,敢莫非忘?不会,不会,又回头来把话探……”台上的青衣女子哀婉地唱着,台下观众的眼睛里泪光闪闪,直到歹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大伙儿脸上这才露出畅快的笑容。到了傍晚,两场戏演完了,一遍遍确定过明天的演出时间后,观众们提着板凳,三三两两走下山去。

  待观众散尽,演员们才拿出半碗菜籽油,用接地气的方式卸了妆。仅仅过了几分钟,刚刚台上活灵活现的算命先生、花春、花实、胡氏、柳氏、文龙、文凤、阿朱,就还原成了眼前的演员们——吴德志、朱理石、郭秀英、刘红英、吴永红、王美美。

  吕桂英是金元剧团的班主,年少时学过两年川剧,在艺校认识了丈夫吴德志。小两口刚毕业,就来到金元剧团演戏,老班主就是吴德志的哥哥。1987年,小两口从老班主手里接过剧团,到如今也有三十个年头了,这也是大英县历史最悠久的剧团之一。老班主的儿子跟着他们走南闯北,他叫吴永红,代表了戏班里年轻力量。

  

  乡村庙宇仍是百姓戏台

  第二天一早,锣鼓声响起,《乞丐与状元》准时开演。内容是宋朝丁氏两兄弟同年同月同日各得一子,取名文龙、文凤,舅公掐指一算,说文凤是状元命,文龙是乞丐命。从此以后,丁文凤终日游手好闲,丁文龙却立志苦读。最终,原本是乞丐命的丁文龙高中状元,命中是状元的丁文凤反而成了一名乞丐。

  民间川剧经由演员们口口相传,台词虽然略显粗糙,却特别接地气,极富感染力。演出结尾,当局中人唱出这句“奉劝世间的父母亲,管教儿子要严谨,管教儿子不严谨,到后来怄得你舅子血崩心”,台下的观众也大加认同,跟着叹息起来。

  为了这场演出,金元剧团来了10个人,其中8个演员、2个乐师。俗话说,川剧“七分打,三分唱”,常用伴奏乐器有20多种,分为称作“硬场面”的打击乐器和“软场面”的弦乐。金元剧团外出演出虽然设备简单,加起来也得有七八种,大锣、小锣、钹、唢呐、小鼓等等缺一不可。这样的配乐重担,两个乐师显然没法应付,于是,演员在没有戏份的时候便要轮流参与伴奏,敲几下锣,打几声鼓,再返回戏台上继续演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公历 菜籽油 农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