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筑牢产业扶贫的堤坝


  在2月29日,海南省政府举办的全省国定贫困县全部脱贫出列新闻发布会上,海南省扶贫办主任孟励介绍,为破解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难题,各市县主动采取外销售、内消化的手段,积极对接外省市销售冬季反季节瓜菜,并在本地开发新的销售渠道,既保障农产品销售,又满足市场供应。截至2月25日,已销售带贫企业、合作社及贫困户农产品5.3万吨、1.5亿元。

  

  产业损失务工补

  在海口市美兰区三江镇茄苪村莲雾基地,记者看到,每株莲雾底部都开挖了一个大约30厘米深的肥坑,67岁的该村贫困户吴多兴和其他两个工人正在给莲雾施肥。

  “虽然年纪大了,但除草、开沟、放肥的活还是能够干的。”吴多兴说,在家养牛放羊之余,他都会经常到莲雾基地打零工,每天工钱120元,一个月也能挣个1000多元。

  该产业扶贫基地负责人、茄苪村支部书记王琼介绍,受疫情影响,基地的外省工人目前还没有到岗,合作社从周边村庄聘请了28个工人。为避免人员聚集,工人全都错时分散施工,尽量减少防控压力。

  “脱贫致富,一靠产业,二靠务工。”王琼说,茄苪村莲雾产业扶贫基地共800亩,累计带动全镇132户509名贫困户。贫困户可以在基地拿到三份收入,一是财政扶贫资金入股,每年保底分红10%,连续分红5年后还本;二是在莲雾基地务工,根据工种不同,每天120元到180元不等,只要贫困户有意愿,基地一定优先保障上岗;三是有土地入股的贫困户,从第四年开始,除了每年300元保底租金外,利润部分农户与合作社三七分红。

  基地的莲雾已经种植4年,刚刚进入丰产期。王琼有些无奈地说,虽然通过水肥调控,可以实现全年挂果,但根据往年市场行情,一般都会选择在春节前后集中上市,春节前莲雾田头价能卖到12元1斤,过年就能给村民分红。没想到受寒流影响,上市期推迟了10多天,又赶上疫情防控流通不畅,造成10多万斤莲雾因来不及采摘而落到地里。

  滞销出现后,海口市美兰区政府第一时间想办法对接本地商超和电商平台,同时组织社区团购,帮助合作社销售了10多万斤莲雾,最大程度减少产业损失。除了鼓励贫困户到莲雾基地务工外,在村里疫情防控方面,王琼尽量安排贫困人员上岗,每人每天200元补贴,“产业损失务工补”。

  

  帮助扶贫企业渡过难关

  采访当天,记者正好遇到茄苪村帮扶责任人、美兰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方继云到莲雾基地介绍金融扶持政策,了解有无小额贷款需求。方继云称,为减少扶贫产业受疫情影响,海南省政府对100万元以下扶贫贷款进行全额贴息,发动银行与带贫企业及合作社主动联系,帮扶干部下村摸底,全面了解带贫农业企业及合作社的金融需求,尽快发放到位,确保复工复产,渡过难关。

  同样,在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金堆村,驻村第一书记唐其良从正月初一到现在,一直守在村里,坚持疫情防控与生产两手抓、两不误。

  最近唐其良已经成为“带货王”,他每天在微信朋友圈推送村里的扶贫农产品,又积极对接超市、海口“菜篮子”集团等线上线下多种销售渠道,帮助村里产业扶贫基地万众合作社种植的150亩丝瓜、茄子解决采摘运销困难。截至目前,带动合作社销售收入达18万元。

  唐其良说,万众合作社每天解决村民就业近30人,累计发放村民工资约5万多元。该村脱贫巩固户陈铭飞累计上班时长达半个多月,收入近2000元。

  目前,海南正大力推动扶贫企业、合作社和贫困户复工复产,并建立了用工调度保障机制,以多种方式开展全省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对接,积极开发镇村防疫消杀、卡点值守等临时公益岗位,为帮助难以外出且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孟励称,截至2月25日,海南全省共投入1127万元,帮助613家带贫企业、合作社复产复工,今年扶贫项目已开工616个,共组织发动贫困劳动力务工35093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莲雾 花卉 生长期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