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三万七千只羊的归途


三万七千只羊的归途

一场特殊时期的转场接力,一条热线牵出的专辟通道。
本报记者 焦宏

  

  

  三万七千只羊的归途

  

  张旭的羊群正在装车,准备回家。

  

  

  三万七千只羊的归途

  

  张旭和在放牧点上等待转场回家的羊群。

  

  

  三万七千只羊的归途

  

  张旭(左)从青山村村委会拿到了转场通行证。

  

  

  三万七千只羊的归途

  

  青山村村医正在给接羊群回家的司机测体温。

  

  

  三万七千只羊的归途

  

  回到自家牧场的斯琴毕力格从羊群中捡起刚出生的小羊羔。

  2月21日凌晨3时左右,4辆载着1000多只待产母羊的大卡车停在了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索伦镇联军嘎查岗根套海一社的一片牧场上。

  副驾驶座位上,蜷了半晚的张旭一抬腿跳下车,站在了自家7000多亩的草场上,悬着的心总算踏实下来。

  “回家的感觉真好!”这个脸冻得通红的牧羊人嘴里嘀咕着。

  和大多数地方一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兴安盟部分旗县的道路也随即被封了,科右前旗42户牧民急需转场的3.7万只羊被困在放牧点回不了家。眼瞅着天气慢慢变暖,母羊产羔的季节到了,春防也要开始了,被困的牧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放牧点就是个简陋的窝棚,小羊羔生下来也活不了多少,一年的辛苦算白瞎了。”42户在外放牧的牧民和张旭一样担忧。

  从2月18日开始,一场特殊时期的转场接力开始了,3.7万只羊通过专辟的通道踏上了回家路。

  

  家未动,羊已远,牧羊人在旷野

  大马力发动机轰鸣着,前照灯射出去老远,家里的人都跑了出来,帮着装卸工从笼子里一只一只往下卸羊,牧羊犬狂吠起来,乱哄哄的,可张旭心里很安稳。羊群“咩咩”叫着,像水流一样淌向羊圈,小羊跟在母羊后边,等一切都安顿完,天也放亮了。张旭这才走进阔别了近4个月的家,端起一碗热热乎乎的奶茶。

  今年48岁的张旭放了近三十年的羊,家里4口人,如今养着500多只羊。他家的牧场靠近阿尔山市,算是在兴安盟靠北的地方,每年10月底气温就开始下降,到冬天就更冷了。羊群越冬的时候消耗饲草料多,热量损耗大,容易掉膘。

  去年10月末,和往年一样,张旭和同伴韩少忠拉着两家的1000多只羊,来到300公里外的扎赉特旗小城子镇青山村放牧点遛茬过冬。

  遛茬是当地方言,指的是秋收后赶着羊到农田里把掉在地里的玉米、大豆等粮食吃掉。北方的田野里,冬日的阳光下,不时能看见羊群安静地捡食着地里遗撒的粮食,与孤独的牧羊人和蹦跳的牧羊犬组成了一幅游动的田园画。

  遛茬是牧民的一种生产方式,在我国农牧交错带的大部分地方都保留有这样的习惯。但是每年秋收后,牧民拉着羊群辗转几百甚至上千公里到农区去遛茬,直到来年春天再转场回到自家牧场接春羔子的习惯,似乎只有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三省区交接的地带还存在。兴安盟的规定是每年10月15日至下一年的3月31日允许牲畜进入农耕地遛茬。

  打开地图可以看到,这些地方多是半农半牧区,典型的草原文化和农耕文明交错地带。蒙古族游牧传统在现代牧民身上保留了下来,虽然没有像过去的游牧那样“逐水草而居”,但是在农区长达4个多月的“逐粮草遛茬”,也是现代版的游牧生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大豆 粮食 草原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