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守护耕地土壤 确保粮食安全


  

  靶向治疗,为局部问题耕地开处方

  知道耕地质量问题所在,才知道如何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通过对多年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分析,对南方耕地红壤酸化、东北黑土地退化和西北土壤盐渍化等典型耕地土壤退化问题进行了专题分析,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肥改良技术措施提供了数据支撑。

  我国耕地红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和西南区,土壤酸化是南方耕地红壤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根据监测数据,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西、云南、四川和贵州等省(区)土壤酸化问题较为突出,其中,浙江、江西2个省局部酸化严重,土壤pH≤5.5的点位占比分别高达70.2%、73.5%,是酸化土改良治理的重点区域,应通过增施有机肥、土壤调酸及平衡施肥技术加以改良。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大豆、玉米、水稻和马铃薯等作物主产区,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根据监测数据,2018年东北黑土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0.5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降低了8.2g/kg,降幅21.2%;局部地区出现酸化趋势,pH≤5.5的强酸性土壤面积占比达17.8%;东北黑土区开垦初期黑土层一般在60cm-100cm,目前黑土区耕层厚度平均为21.3cm,土壤侵蚀使黑土表层以平均每年0.3cm左右的速度流失。针对东北黑土区存在的耕地质量退化问题,经过多年的监测摸索,近年来已形成黑土保水阻控、均衡施肥、调酸改土、肥沃耕层构建等行之有效的技术模式,黑土地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我国西北地区是盐渍化土壤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此份报告指出,新疆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部盐渍化较为严重,中度盐渍化以上耕地面积占比12.6%;宁夏引黄灌区中度盐渍化以上耕地面积占比15.0%;青海、甘肃、内蒙古西部中度盐渍化以上耕地面积占比分别为9.6%、12.5%、9.9%。土壤盐渍化会造成作物出苗困难并减产,可通过以水压盐、暗管排盐、秸秆还田、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施用有机硅调理剂等措施加以改良和治理。

  

  全面监测,为土壤改良提供科学数据

  开展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分析耕地质量演变趋势,能及时发现耕地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据任意介绍,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下一步将继续健全监测体系、深化专项监测,推动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持续稳定发展,为有针对性开展耕地质量建设和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健全监测网络。以国家、省、市、县四级监测网点为基础,加密布点,加强建设,争取国家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建设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进一步构建覆盖面广、代表性强、功能完备的国家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开展耕地质量年度监测成果更新,摸清耕地土壤的主要障碍因素,为各级政府制定耕地质量保护与粮食安全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二是深化专项监测。结合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工作,在重点区域开展耕地质量专项监测,进一步完善监测评价指标,为科学评估重大项目实施成效提供有力支撑。同时,针对不同区域存在的耕地质量突出问题,开展试验示范,为因地制宜进行土壤培肥改良与治理修复提供数据支撑。

  三是拓展监测范围。推进自动监测区、耕地质量监测区和培肥改良试验监测区相结合的综合监测点建设,实现一点多能的同步综合监测,探索打造“三区四情+物联网”监测模式。同时,逐步拓展园地、设施菜地土壤质量监测技术和指标体系,提高监测工作服务范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耕地 数据 监测点 施肥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