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大背景看我国“三农”发展走向
嘉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部长 叶兴庆
采访人:本报记者 余瑶
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记者: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在哪里?应如何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
叶兴庆:比较优势既要从国内产业结构演变的长期趋势来看,也要从全球范围的比较来看。这些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原来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其不利的一面在逐步显现,导致农业发展面临国内外成本和价格倒挂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发挥小规模农业的比较优势。要把农业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特色农产品、鲜活农产品生产上,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要通过产业链的改造和农业多种功能的释放,重新构造农业的竞争优势;要从产量导向转向品质导向,通过品质的提高和优化来弥补成本上不利的一面,让消费者愿意为国产优质农产品付更高价格,以高价格覆盖高成本,以高品质支撑高价格。这样才能让小规模农业有生存的空间,这是未来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
记者:当前绿色发展方式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您如何看待我国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这方面的关系?
叶兴庆:过去在追求增产的压力下,我们采取了各种手段,甚至是不计代价来提高产量,这个代价包括过度消耗资源、透支生态环境。经过7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几个大的台阶,现在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变化,老百姓从要求吃饱变为要吃得好、吃得放心、吃得营养,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发展的理念带来新的要求。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套有效的机制。一方面要靠政府用“有形之手”来撬动。退耕还林、化肥农药减量、畜牧业和水产养殖的布局调整等,都是朝着绿色生态的方向对农业进行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作用,让按照绿色生态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被市场认可。这里面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品牌的培育、营销模式的改造、可追溯体系的运用等。还有就是通过科技评价体系的改变来引导科技创新方向和创新重点的转变。以前评价科技成果水平高低主要看增产多少,今后要注意看资源节约的程度、对环境的友好程度。所以,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通过多维度采取措施形成一个政策组合,实行新的政策组合才能够实现新的发展方式。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记者:您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格局会带来什么影响?我们怎么应对这种变化?
叶兴庆:“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我国应对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构想。目前我国农产品的进口集中度比较高,主要农产品前5位进口来源国在总进口量中所占比重普遍在百分之八九十以上。
我们国家是14亿人口的大国,体量大,未来农产品进口还会不断增长。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进口来源多元化分散风险,“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能促进农产品进口来源的多元化。“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有不少是农业资源禀赋比较好的,而且一些具有潜力和优势的产品恰恰是我们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会从战略上在沿线国家培育更多的农产品来源地,这对我们国家和沿线国家是一种双赢的选择。
记者:您认为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叶兴庆:中美贸易中,在工业品上我们存在顺差,在农产品上我们存在逆差。所以在前一阶段的中美贸易战中,我们更多的是把对农产品特别是大豆加征关税作为一种反制手段。
如果中美贸易摩擦常态化,或者中美相互加征关税的局面不能够得到消除,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全球重要农产品贸易格局,特别是美国在全球大豆生产和贸易中的地位肯定会下降。我相信美国人认识到了如果不结束贸易战全球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格局将会重构这一点。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20-02-10/343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