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彼时,此地彼地,此事彼事,梳理村集体的“账单”有时候是剪不断、理还乱。然而,事出总有因,难题终有解,各改革试点地区不断在纷繁杂乱中理出头绪,坚信重重困难终会“柳暗花明”。
走进贵港桂平市西山镇厢东社区,几个厚厚的档案盒里整齐地码着改革的资料,随手抽取其中一个盒子打开,一张表格上密密麻麻满是群众的签字和手印,这张该社区关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确认办法的表决,清楚地显示通过率是100%。
“让改革过程公开透明,使每个村民心服口服。”厢东社区党支部书记周嘉彪介绍,这个社区把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压实做细,改革过程中进行了充分的民主协商,形成了一套群众认可的操作流程,群众认可了流程,自然通过率就比较高了。
“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心声。”贵港市副市长徐育庆谈及经验时说,各个村情况不同,不可能“齐步走”“一刀切”、一套方案包打天下,必须根据群众意见,看事物、想问题、作决定、定政策、办事情。
为了保证改革流程民主、改革过程透明、改革结果无异议,贵港市还组成第三方(市、县两级抽调各成员部门财务会计、测绘、法律专业人员)对清产核资报表及综合材料进行审核,并聘请第三方专业团队在清产核资时进行专业的资源测绘和核算。
贵港市正是本着求知于政策,问计于群众,最终创新于实践。据了解,全市5个县(市、区)23266个镇、村、组共核实农村集体资产总额46亿元,集体土地总面积1382万亩,成立集体经济组织1117个……
“改革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但是把道理讲清,让群众听懂,群众也支持改革。”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凯学说,不能用文件去框改革,而要用改革去丰富文件。
据了解,由于涉及村民切身利益,村民积极参与,热烈讨论与回应,甚至出现了“良性”争吵。正是展开了平等沟通和对话,截至目前,自治区没有因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出现群众集体上访事件,群众满意度高。
盘活资源,激发动能,推动改革有成效
村委会旧办公楼改建商务酒店,成功招商进驻;村民合作社筹资建设的农贸市场,即将投入试运营;花卉种苗生物中心基地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2019年年初以来,梧州市万秀区城东镇河口村抓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机遇,筹集集体资金投资建设经营项目。
作为全国第三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一年来,万秀区411个村组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同时,针对各村以前出租集体山林土地的合同中租期过长、价格偏低的问题,由工作组进行全面清理规范,截至目前已完成清理规范集体资源承包合同的村达到16个。
梧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项改革解决了农村集体资产权属模糊、产权虚置等问题,激活了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和“农民股东”抱团发展的斗志。
的确,昔日村集体资产不起眼的点点滴滴、丝丝缕缕、粒粒颗颗,如今开始引起了社员的注意,村集体分散的资源被集中起来,弱小农户的经济地位被强化起来,农村潜在的生产能力被激发、培育出来。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之后,社员开始掂量自己股份的轻重,计较村集体利益的短长,真正成为了村集体的‘主人翁’。”广西农业农村厅政策与改革处负责人说。正因如此,广西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进程不断加快、改革范围逐步扩大,成效也逐渐显现。
贵港市港北区港城街道樟村原来是个贫困村,通过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将清理出的集体土地和农户预流转的土地整合起来,将其中的521亩以集体合作社的名义入股富硒火龙果的种植,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所产火龙果俏销市场,效益很好。
樟村村党支部书记黄国健说:“通过集体产权改革,盘活了土地资源,短短两年时间,全村从贫困村一下变为富裕村,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到35万元。”
在贵港市平南县大鹏镇景华村,素有“小张家界”之称的北帝山景区开始了营业,全村1.7万多亩山地交由企业出资打造景区,随着北帝山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当地村民吃起了“旅游饭”。
“景区里来一个游客我们就有分红。”村党支部书记张华凤介绍,全村2252名村民通过土地入股,由村集体与景区签订土地资源入股协议,景区建设期间企业每年给村集体5万元收益,运营期间村集体“坐收”景区门票(100元-120元/票)收入的5%为分红。同时,景区优先本村村民在景区就业,实现了集体收入有保障,个人收入有提高。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20-01-20/342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