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瓯海“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被14个国家部委联合审批为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任务,并被评为浙江银行业转型升级亮点项目。
从一种模式到一种机制
短短几年时间,“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如何从一个最初的头脑风暴成长为一套完善的信贷机制?瓯海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金守信认为,政府推动、银行担当、村居合力是“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运作成功的三大法宝。
对此,黄定表深有感触。在他看来,瓯海农商银行的发展离不开农村主阵地,这确实是一片市场蓝海,也是农商银行的优势所在。事实证明,通过“托管融资”获得贷款的农户中,有一半多此前从未贷过款。这样显著的推广成效,仅靠银行一己之力是难以实现的。
政府在机制设计上的政策支持,为模式的落地实践提供了背书和引擎。2015年,瓯海区出台《加快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工作 试行“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暂行办法》,并指定瓯海农商银行为试点单位。2019年,温州市政府印发通知,向全市推广这项业务。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瓯海区又启动了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试点风险补偿及缓释机制工作。
党委、政府的支持,打通了机制运行的“任督二脉”。银行通过与村经社建立合作关系,布设“普惠金融服务站”并聘任当地农户为协贷员,共同开展农户走访、实地调查、建立农户信息档案,搭建起了农户与银行之间的沟通桥梁。
“银行、村经社,还有第三方评估公司会根据实地调查、资产评估和市场问价等基础数据,结合申请人现有实际状况,出具议贷结果,发放准贷证。这些操作让我们清晰准确地掌握了农户的资产状况,这是我们推动这项工作的底气。”瓯海农商银行副行长李成武说。
记者了解到,像江晓丽这样的协贷员,在瓯海共有232名,他们了解本地村民的资金需求、家庭状况、道德人品、还款能力等,成为全区232个金融服务站称职的“大管家”。当然,他们也会有固定的收益,加上每一笔贷款的提成,作为适当激励。
瓯海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项光川认为,“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既是一种金融产品,更是一项惠民举措,通过自上而下的宣传推动和自下而上的积极回应,新模式有力地增进了农户和企业的发展信心,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输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风险处置从“后置”到“前置”
作为一种金融模式,风险管控是重中之重的核心问题。据介绍,瓯海农商银行将风险管控分散到几大环节:首先,与村一级签订合作协议,利用村规民约,形成熟人社会圈的约束力;其次,联动房管、工商、林业等相关部门办理授托资产备案,避免权属过户或重复担保等;最后若再出现不良贷款,则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潘志坚认为,农户小额贷款不用“大炮对蚊子”,打官司耗时耗力,而依托区、街道、村居调解机构,实现风险处置从“法治”到“德治”转变,既能提升村民的诚信意识,也能有效地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
当然有人提出疑问,授托代管本质上是一种委托关系,而非抵押关系,即使农户出现违约,金融机构也无法直接处置农户的授托资产,其对授托资产的优先受偿权以及代理处置权难以在法律上得到保证。
对此,黄定表倒认为,不能因为存在3%的不良风险,就排挤掉97%的有效客户。当前,这项贷款平均利率6.5厘,远低于民间借贷率,风险控制良好,不良率仅为0.42%,远低于温州银行业一般贷款平均不良率。“如今,这项业务已为瓯海农商银行带来一个亿的纯收益。”
温州市农办秘书处处长徐炯认为,瓯海“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改革是一种农民需求拉动型的金融创新,极大地拓展了农村资产产权价值,有效激活农村巨量的沉睡资产,实现农户增信,资产增值。下一步,要培育农村产权评估市场,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流转机制,以及风险保障制度,以承担风险补偿、受损补偿、安置预付等功能,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参与。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20-01-13/341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