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粪污有效治理的高效科技服务机制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全国畜牧总站、天津市奶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天津市畜牧总站等15家单位,以破解规模化养殖业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难题为目标,以实现养殖场粪污有效治理为出发点,构建协同高效科技服务机制,为天津乃至全国范围畜禽粪污资源化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优化资源配置 构建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技术推广模式
组建了“地方政府+科研单位+推广部门+龙头企业”的“政产研推”长效合作项目团队,构建“省级畜牧总站+区级畜牧推广单位+龙头企业”的“金字塔式”推广模式与“双向反馈”技术优化机制,发挥各单位在管理、技术研发、推广上的优势,通过有效衔接、科技创新、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形成了以点带面,立足天津、服务全国敏感流域和整市整县的推广模式。
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技术集成推广减排贡献突出
截至2018年底,项目取得鉴定成果8项,授权国家专利37件,软件著作权40件,编制行业和地方标准8项。建立基于养殖生产全过程的技术创新,围绕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创新研发了粪便高值转化的关键技术5项,创新研发了粪水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5项,集成了种养结合就地利用、集中处理异地利用、能源转化循环利用、基质转化综合利用、深度处理达标排放等五大粪污处理模式,其中基质化粪便垫料回用模式已被纳入农业农村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2017-2020年)》的主推技术。为了实现养殖场粪污治理的规范化设计和示范推广,团队在养殖场规划布局、养殖环境监测、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制定技术规范9项。
强化典型引领 推进粪污治理技术全国范围应用
团队将成熟的技术模式推广到洱海流域、丹江口库区等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核心区,以及内蒙古、湖北等实施农业农村部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作的养殖大省。关键技术在天津地区、敏感流域和全国其他畜牧大县的推广应用,覆盖生猪238.5万头,奶牛50.3万头,肉牛276.98万头,禽类1494.9万只,肉羊1.27万只,折合猪当量477.45万头,实现了养殖场及其周边环境的显著改善。依托“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科技创新联盟”“国家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创新联盟”和“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等平台,大力开展了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累计培训科技推广人员和养殖户代表7000余人。2013年以来,项目累计实现化学需氧量削减69618.96吨,氨氮削减3686.61吨。通过增收节支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累计实现经济效益16.05亿元。通过有效合作,深入研究了养殖污染环境控制,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在推动我国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20-01-10/341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