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乡村振兴还得靠年轻人”


“乡村振兴还得靠年轻人” ——四川自贡市黄市镇用党建思维破解人才振兴难题 刘澜 本报记者 李传君

  

  

  

  

  曾在日本、韩国务工多年的蔡顺彬(右二)担任红旗村党支部书记后,大力发展产业,拓宽村民增收门路。资料图

  连续3年获评全市“三农工作”先进乡镇;建成7个农业产业园区,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吸引一批外出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拓宽农民增收门路,贫困村顺利脱贫摘帽……短短数年,一个中等规模农业乡镇在四川省自贡市声誉鹊起,原因何在?

  “关键在把党建思维运用到各项事业发展中,农民工回引孵化,迸发组织力量、激发人才动力,引导他们把自我发展与家乡建设统一起来,这是我们振兴乡村的秘诀。”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黄市镇党委书记陈勇一语中的。

  

  做好服务 真情引凤还巢

  黄市镇地处自贡南郊,全镇面积34.5平方公里,总人口3万余人。近年来,受益于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但项目难开展、产业难发展、农产品难销售的“三难”问题依然突出。

  “说到底就是缺人,尤其缺少有见识、懂技术的农村能人!”和许多中西部农业乡镇一样,黄市镇也面临大批青壮年外出,村里尽是“386199部队”的尴尬。

  “全镇外出务工人员近9000名,几乎占适龄劳动力的80%。如果不解决人的问题,物质条件再好,资金投入再大,农村社会也缺乏持续发展动力。”黄市镇党政一班人意识到问题的严峻,然而,建设新农村、发展经济必须吸引一大批有实力的乡土人才,该从何处入手?

  “外出人员主要在什么地方?在哪些行业和领域发展得好?是否愿意回乡创业?个人优势能否派上用场?”镇长熊燕直言,“只有坚持把底数摸清、把感情拉近、把服务做实,才能让农民工乐于返乡发展。”

  带着这些接地气的思考,黄市镇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在云南省建立沿滩区首个驻外农民工党支部,并在农民工较多的广东、福建等省建立农民工联络及人才工作站;依托镇返乡农民工综合服务驿站,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劳动争议调解等全方位服务;通过微信、QQ、电话三种联系方式和“四本台账”,分别在12个村建立“农民工之家”微信、QQ群,定期推送项目信息、创业政策等重要消息,加强管理服务并释疑解惑。

  “全镇在外务工人员近万名,但在各个领域发展得好,或产业上有建树的仅120多名,应该把那些口碑好,又热心公益事业的人作为回引重点目标。”黄市镇党委在搞好普遍服务的同时,锁定重点对象,在云南从事建筑产业的丁代强、福建从事物流业的张凯、广东办厂的黄训文等人进入镇党委“人才回引”视野。

  

  搭建平台 精准配套服务

  在日本、韩国打拼多年的蔡顺彬回来了,在广州合伙办企业的黄训文回来了,在深圳干得风生水起的郭正毅回来了……

  “没有项目平台,召回能人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如果不搞好服务,返乡人士挣不到钱,不仅寒了他们的心,也会让更多外出人员望而止步。”黄市镇村干部对此有共识。

  回引只是第一步,帮助返乡能人创业成功更为关键。黄市镇提出组织服务、党员参与、全体动员,为返乡创业人员保驾护航。

  依托乡村振兴示范片、“两个十万亩”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为返乡农民工策划林果种植、乡村亲子旅游等10余个项目,提供创业平台。

  实行1名镇领导联系帮扶1名返乡创业农民工制度,帮助跑项目、争资金,解决实际困难;组建由技术专家、“田秀才”等组成的创业先锋孵化指导团,为创业农民工提供技术指导;各村党支部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土地流转、纠纷协调等“保姆式”服务……

  在外打拼多年的宋英在回龙村流转了300亩土地种植藤椒,却因交通不便、用水困难犯了愁。镇干部得知后,迅速联系市区农业农村局专家现场办公,因地制宜重新设计取水方案。宋英感激地说:“你们不光解决了问题,还为我节省了十几万元开支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柑橘 土地 新农村建设 农民增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