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点滴之善 汇成大爱


“阿姨,听说我们双柳有航天城,我能去看一下火箭吗?”2021年,新洲区慈善会组织的一次家访中,困境儿童杨意(化名)充满期待地对志愿者说。因父母都是残疾人,这个已是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却少有机会外出游玩。得知孩子的愿望,汪海燕立马着手策划,申报参与省慈善总会“童享阳光”困境儿童助养计划,自筹30万元,争取省市级配捐12万元。9月24日,新洲区“童享阳光”困境儿童助养计划启动仪式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举行,140个孩子获得人均3000元/年扶助金。当小杨意看到一个个精密的仪器、听着专业的讲解时,他兴奋得小脸通红地说道,“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当一名宇航员。”

可喜成绩与慈善会一班人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去年3月至今,新洲区慈善会共发起慈善项目31个,筹集资金1427.48万元、物资752.65万元,惠及5万余人。汪海燕说:“未来,我将继续坚守那份爱心,让更多人了解慈善、参与慈善、热爱慈善。”

人物名片

十堰市慈善总会法人、副秘书长 王紫焱

2010年7月,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23岁的王紫焱进入十堰市民政局,成为慈善总会专职工作人员。财务、文书、宣传、募捐,每一项具体工作,都需要现学现做。

当年,十堰市首次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收到捐赠款物共计100余万元。每一项款物,王紫焱都逐一点收、开票、缴存,生怕出一丁点儿差错。她说:“每一笔款物,都饱含捐赠者的爱心,不能出差错,让捐赠者寒心。”

2019年初,王紫焱被任命为十堰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兼法人,主持筹备换届工作。面对总会十年的工作总结、财务报告、总会章程等,她历时2个月清点整理,逐字修改。换届大会开完的当天下午,她就病倒了。

迎难而上,是党员的本色,更是慈善人坚守的初心。2020年疫情突袭,看到封城消息,王紫焱立刻意识到,必须马上启动慈善募捐工作。1月26日,十堰市启动疫情防控社会捐赠工作,成立社会捐赠组,办公地点设在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王紫焱则成了日常工作牵头人。

疫情来袭,临危受命。农历大年初一,她放弃阖家团聚,将两个年幼的孩子分别送到爷爷和外婆家,丈夫则赶往市指挥部。返回工作岗位,王紫焱第一时间起草公开募捐倡议书向全市发起公开募捐;迅速联络银行打开慈善捐赠的线上支付通道及境外资金接收通道;与此同时,定期通过微信公众号将接收捐赠情况进行公告,做到接收透明、使用合规。

疫情期间,她带领十堰市慈善总会同事昼夜奋战在一线,24小时接听捐赠热线,迅速组织分发物资,落实每一笔款物接收。她说:“每天后半夜才能回家,几天见不上孩子和家人,在那时是常态。”公开透明高效的工作,使得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各类捐赠物资从四面八方不断涌来,成为十堰合力打赢防控阻击战重要的保障和后方援助。2020年12月,王紫焱被授予“全国民政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徐思弘 通讯员 蔡友恒 谢子瑞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连续 种子 雨季 农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