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杨墩的“双抢”


邱汉华(黄冈)

杨墩是蕲春县赤东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

这次去杨墩,实在是有些突然。头一天晚上,作协的江主席发消息过来,告诉我第二天早上有活动,体验一回农村的“双抢”。

体验“双抢”?对于我们这些六十多岁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来说,一提起“双抢”,皮肤上便有些发麻发紧,心里自然地会涌上一阵阵后怕的寒意。那起五更睡半夜的劳累,那烈日暴晒、稻田熏蒸的辛苦,还有那一条条蚂蟥沿着小腿爬上大腿的恶心……立刻组合成一幅忘不掉的画面,历历展现在眼前。我想起前些年每次回老家时,田地都荒芜的情景,不禁有些怀疑:现在的农村还有种田的庄稼人吗?还有高强度的抢收抢种吗?

为了证实,也为了释怀,我决定随作协的朋友们一起往杨墩走一回。

那天,太阳热辣得很。我们从车上下来,看到那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里挤满了垂垂累累的金黄色的稻谷,欢喜之心顿时雀跃。我弯腰摸了摸沉甸甸的谷子,就像摸着了希望一样。

有两个壮实的农民走过来。我问,现在一亩田能产多少斤稻谷?六十多岁的高个子农民说,现在的产量高呀,一季原生稻可收获稻谷1300多斤,再加上其后的再生稻700多斤,一共2000多斤啦!他说着,露出满足的微笑。

“哎呀呀,有这么高的产量啊?了不起!我记得几十年前的两季稻加起来的亩产量从来都没有超过千斤大关。”我又问,现在的“双抢”累不累?他们忽然大笑起来,不累不累,现在的“双抢”可不比从前,虽说同样是收获两季稻,但只需要插一季秧就行,第二季是再生稻。收割全部是机器,人只是站在旁边招呼一下就可以。“你们看!”他往机器轰鸣的地方一指,“这就是现在的‘双抢’呢。”

抬头望去,果真,农民都站在田岸边上吹风,而真正劳作的都是铁疙瘩的机器。收割机将稻子收割脱离,再全部自动装进运输车里,由运输车将稻谷送进自动烘干车间……这一条龙的“双抢”,不就是几十年前我们心心念念的农业现代化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稻谷 农业现代化
上一篇 : 但愿人长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