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被称为农资电商元年,在辞旧迎新的时间节点上,回看这一年业内几大知名企业的农资电商探索之路,对于把握新一年“互联网+农资”的走向十分必要。日前,“互联网+”农药监管和农化服务模式创新高峰论坛在海南海口市举行,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所长隋鹏飞在论坛发言中表示,我国农化服务水平要比大商业环境落后10~20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围绕农药科学施用进行农化服务模式创新,才能实现弯道超车,从而助力农药零增长战略的实施。
农村淘宝构建起农村的互联网生态
“我们公司的定位是互联网+农村,而不是互联网+农业。因为我们不止于产品的买卖,而是构建农村互联网生态,让农民充分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事业部总经理王延哲说。
阿里巴巴计划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覆盖到全国1/3的县以及1/6的农村地区。在农村普及电商,突破信息、物流瓶颈,解决农村买难卖难问题。更重要的是,农村淘宝通过县村运营门店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当地招募合伙人和村级服务站掌柜,实现农村人才的回流,让他们成为农村互联网消费的引领者。
“今天,农资通过电商下乡就相当于3~5年前的家电下乡。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品牌直达的方式,可以淘汰中小落后厂家而实现农药行业洗牌,另一方面农村淘宝与农资监管部门协同进行大数据监控,从源头切断假冒伪劣农资的入口。”王延哲说。
农村淘宝推出的“旺农贷”对符合条件的种养殖户可授信50万以内,发生交易时不经过种养殖户账户,直接付款给商家(经销商、厂商),利率由村淘商家承担或种养殖户承担或双方共担,让农资厂商、经销商提前拿到预订款,优化供应链,彻底解决农资赊销的顽疾。对于农民的常态订单,数量不多,通过菜鸟物流由经销商配送。而对于大户达到一定数量级,可以由厂家直接发货。
农药售后使用服务是重中之重。在农村淘宝平台上,品牌农药厂商可以通过发布3~5分钟的视频介绍产品,避免当前基层农资店中经营者夸大其词的宣传;村民自行或通过合伙人线上咨询农药厂家,即时答疑;在村级服务站掌柜的组织下,知名农技专家定期对村民进行农药科学使用的在线培训;开通“钉钉”微信公众平台、与“农医生”等合作,开展农作物病虫害在线诊断、用药指导的即时问答服务。
田田圈建一个种地人的联盟圈子
目前,我国农药流通层级过多,有2700家农药供应商、60000个市县经销商、800000个乡村零售商,为2.4亿户农民服务。这一方面造成终端农药价格偏高、假劣农药坑农害农,另一方面产销脱节,技术服务难以到位。
而美国10大农药供应商和5大经销商,占据80%以上市场份额。全美10000家零售店,80%为全国性服务商直营,还建立了PCA、CCA技术资质认证及服务体系。“这是我国农药行业应当追求的发展方向,而农药电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切口。”诺普信企业董事李广泽博士认为。
田田圈通过互联网打造了一个种田人的联盟圈子,以农民为中心,招募种植达人“田哥”“田姐”为农民提供种植、施肥、用药技术支持;由加盟零售商和经销商组建区域运营平台,提供全套经营管理理念并导入好产品(种子、农药、化肥和农机),以提升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推出农发贷,为种植大户提供低利率的贷款,解决农资经销的赊销难题。最终在这个圈子内部实现正品、省钱、技术服务到位的目标。
当前农资行业存在着炒作概念、过于注重营销手段的“舍本逐末”现象。“我们认为,互联网可以让一切事物回归本质,让农资行业更专注于提供优质产品和专业服务的本质上。”李广泽说,通过电商(金融)平台消除中间环节,提高流通效率、降低分销成本,根除高赊销、高库存、低周转的行业顽疾;通过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不断优化,使整个农药行业产品变少、变精,让农民可以轻松掌握傻瓜式全程解决方案;通过作物社群服务理念,让未来农业技术服务变得更加专业化、社群化、社会化、互联网化。
田田圈计划3年内建成1000家县域中心,形成灵活高效的县级电商运营平台;打造10万家品牌服务中心,完善乡镇电商和社区终端;招募100万名种植达人,提供专业服务和作物社群;能够为1亿户农民提供优质廉价作物解决方案,从而保障2亿户家庭的食品安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6-1-7/210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