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完成了一份有关农村经济的调查报告。一位参与了调查的工作人员不无忧虑地说:“抽样调查显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吉林省农民2005年扩大再生产的欲望指数下降了4.2个百分点。”4月13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2005年农村经济绿皮书》也预计农业经济面临回落。
农民扩大再生产 的欲望指数下降,农业经济面临回落,据调查报告和专家的分析,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重要原因。仅以长春市为利,今年3月种子价格上涨35%,尿素价格上涨23.2%,国产二铵价格上涨16%,进口二铵价格上涨20%,复合肥价格上涨31.2%。这还不包括农业和油料。因此专家们认为“采取更加严格措施管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于确保农业增收和农民增长,更具有特殊意义”。
2004年农民收入出现了近些年来未曾有过的增长幅度,而这大幅度地增长基本上得益于取消了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实施了粮食直补的政策以及粮食价格上涨。以吉林省而言,这两项合计,全省农民的非物质保证性增收达到了623.76元。可是由于种子、化肥、农膜、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每亩耕地经营成本较上年增长了26元,使每个人口增加支出123.7元。如果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一个劲地上涨,那么政策和粮价支持的农民增收就会被消蚀。这样势必影响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农村经济可持续的发展。(以上所引事例和数据均见2005年4月14日《中国青年报》)
其实中央政府一直在强调控制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但是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却不停地在上涨。这是为什么?诚然,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市场行为。但是对于市场行为政府不能听之任之,而是应该用行政这只“手”适度地加以调控,让它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使其价格尽量地回归价值,让农民承受得起,不能因价格的上涨使农民的收入和种地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在“调控”的同时,政府对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的优惠,减少政策性成本,从而适度地刺激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当然还要如一些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的专家们所言,在粮食主产区采取对于农民收入转移效率更高的补贴政策,力争粮食主产区农民减负和政策性转移收入中所占比重达到3%。从而确保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业生产资料是农民种地的基本物质条件,它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成和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现在年年上涨的农业生产资料已经增大了农民种地的成本,增大了农民种地的风险,影响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对这个问题我们再也不能掉以轻心,或是只在口头上强调制止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了。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5-4-21/207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