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化肥用量下降趋势不可逆转


  中国用全球8%的耕地,生产了全球21%的粮食,同时消耗了全球35%的化肥,年化肥使用量居世界第一位,相当于美国、印度的总和。中国化肥的过量使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亩均施用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二是蔬菜、果树等附加值较高的经济园艺作物过量施肥比较普遍;三是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低;四是化肥撒施、表施现象比较普遍,造成利用率低下。

  化肥的过量使用会造成土壤的酸化,使得重金属离子的活性明显提高,引发谷物被重金属污染的风险;加剧土壤面源污染,并给土壤有机质带来损害;化肥投入边际效益明显下降。学界和政府层面已经对化肥过量施用达成广泛共识,提出了化肥、农药使用量到2020年零增长的目标,但在行动层面囿于中国的小农生产和化肥流通体系,目前并没有很好的可执行方案,但围绕这一目标相关的工作一直在推进。

  一是加大了有机肥对化肥的替代力度。

  江苏、浙江、上海、广州、北京已经实行了有机肥补贴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安徽省农业农村厅9月份下发了一个有机肥推广补贴征求意见稿,对有机肥的补贴为200元/吨,生物有机肥的补贴高达500元/吨。作为一个经济在全国中游水平的省份,安徽过去主要采取少量招标的形式推广有机肥,而这个文件是对有机肥的全覆盖,透露的政策信号极其明显。

  二是增加大豆种植面积。

  国家出台了大豆振兴规划,大豆种植面积会持续增加,一方面提高了大豆的自给率,一方面可以培肥地力,实现减肥。

  三是实行休耕、轮作。

  2018年继续实行休耕、轮作3000万亩,预计这项政策会长期坚持。

  四是试行化肥限额试点。

  近日,浙江省绍兴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绍兴市农业投入化肥定额制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明确提出全市采取限量管理、分类指导和综合施策措施,定制全市主要作物化肥投入定额标准,探索建立实名购买、定额施用、全程可追溯体制机制。绍兴市的尝试可能为化肥的限额使用打开一扇窗户,最终是否会向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对化肥施用量进行立法值得关注。

  宏观政策决定了化肥的需求处于持续的下行通道中,而微观层面上,我们对化肥的需求也乐观不起来:一方面,农业效益较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农民投入的积极性不高,越来越倾向于购买含量低、价格低的化肥产品;另一方面,随着农民的老龄化,越来越多不宜机械化的土地被弃耕。

  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化肥需求未来会有很大的下降空间,这是确保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至于需求端是断崖式下跌还是缓慢性下跌,最终取决于政策的力度。

  虽然化肥价格跌到了近年谷底,但供给端并没有明显的收缩,而需求端面临着下降的困境,因此目前很难说化肥价格已经见底。

  □余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大豆 轮作 园艺作物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