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农垦种企“亮剑”让民族种业强起来


  编者按: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不同于其他产业,种业是源头性、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民族种业强大不起来,我国的粮食安全就无从谈起。自2001年实施《种子法》、国内种业市场开放以来,跨国种业公司纷纷来华开展业务、抢占市场,在带来新品种、新技术和先进的经营、服务理念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挤出效应,民族种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要想把13亿人的饭碗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就必须把种业牢牢攥在自己手中。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民族种业吹响了奋起直追、建设现代种业强国的集结号。农垦作为农业国家队,自然也就肩负起了强大民族种业的重任。在提出建设国际大粮商战略的指引下,农垦开始筑牢种业这一基础产业,并在扶持种企发展壮大等方面,正不断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加以推动。

  

  近日,中国农垦种业联盟在黑龙江垦区建三江宣告成立。中国农垦种业联盟的成立,是农垦系统今年实施“联合、联盟、联营”三联战略,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农垦国家队作用,以及加快打造农垦国际大粮商行动中的一个重要举措。用5年时间打造一个300亿元市值、50亿元销售收入、10亿元利润的农垦种业航母;打造若干个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区域种业龙头企业;农垦粮食作物种子生产能力、加工能力、销售能力和市场占有率达到全国份额的50%。

  “种业是现代农业的基石,是打造国际大粮商的压舱石。成立中国农垦种业联盟,就是通过加强农垦种业实力,提高农垦作为国家农业队的竞争力、控制力和影响力,这是提高农垦在整个国家农业经济地位的必然选择,也是整合农垦种子行业、壮大农垦种企实力所迈出的关键一步。”农业部农垦局局长王守聪说。

  跨国种企强势袭来

  民族种业位势堪忧

  美国的孟山都、先锋,瑞士的先正达,法国的利马格兰,德国的KWS、拜耳……截至目前,包括全球前10强在内的外国种业公司陆续在华“跑马圈地”。此外,已有20多家外商投资的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在华开展种子业务,经营的品种涵盖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乃至玉米、大豆、棉花等大宗作物。

  跨国种企的强势进入,让民族种业遭遇从未有过的危机感,现实的挑战让国内种业界发出空前的自救呐喊。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2012年的种子市场价值超过600亿元,并呈递增之势。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外种企更是垂涎欲滴,纷纷来华圈地布局。

  据统计,我国目前约95%的甜菜、50%以上的食葵、部分高端蔬菜等都是外国品种;外国玉米种子在我国市场的市场份额,已从2001年的0.13%,迅速扩大到2011年的11%,10年间扩大了80多倍……

  当国内种子市场被蚕食的同时,我们的种子培育研究领域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挤压。一些育种机构为了生存,开始发展其他主业,而种子研发则成了副业;一些育种人员也是迫于生存压力,开始转行另谋出路。人才是种业的基础,一旦人才流失,作为农业之基的种业,其支撑基础必将岌岌可危。

  不能只满足于当“鸡头”

  横向联合实现全行业突围

  与跨国种企相比,民族种业差距何在?差距首先表现在规模和实力上。尽管我国种企经历了几轮的兼并重组,但我国目前的种子企业还有6000多家,而前10强所占的国内市场份额不过15%,真正是小、散、乱;而跨国公司则是数量少但个头大,美国孟山都公司一年的收入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五分之一。

  而就研发能力而言,国内种企虽然数量众多,但有研发能力的不过百来家;前50强每年的研发投入总计不足20亿元人民币,而孟山都公司一年的研发投入就超过10亿美元。

  “这样的现象在农垦种企中也是存在的。大家都只愿意当‘鸡头’,不愿当‘凤尾’,尽管各自的小日子过得还可以,但实力和规模却很小。尽管如此,却都不愿抱团发展,不愿与其他企业联手,生怕谁吃了谁。”王守聪说,农垦种企一定要改变这种思维,通过横向联合,变各自为战为集体协作,变单打独斗为集团作战。因此,通过成立中国农垦种业联盟,就是想把小、散、乱的农垦种企聚合在一起,统一步调、统一声音,在与跨国种企的竞争中先迈出第一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品种 营销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