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规范市场假货无门


□周士刚

现在农村老百姓辨别能力有限,信息渠道相对很少。首先,订阅报刊杂志的人微乎其微,广播不听、报刊不读,唯一获取信息渠道的来源就是电视,但电视上对于农民的事情关注得较少。而农资质量鱼目混珠,无法辨别假种子、假农药、假地膜等。农民在选购农资商品时,相信的是邻居、亲戚,只要这些人说好,就相信,完全是一种随大溜心态。往往一个人上当了,后面牵扯一大片。

农技站是新中国成立时的产物,它遍布农村乡镇,在农技推广、农业服务、农民增收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现在许多地方,原先的农技站、农技推广站已荡然无存。现在农资经营几乎是遍地开花,小村三五家、大村七八家,集镇、县城就更多了,就连副食店、小卖部也卖开了化肥、种子、农药。许多商家只知道赚钱,没有技术常识,对注意事项更全然不知,过期农药、严禁销售的农药(甚至涕灭威、3911等)、不合格种子等照样销售。而真正的好肥料、好种子、好农药难以推广。现在新技术、新品种等推广,大多还停留在村民相互串门、小道消息这个尴尬境地。

名目繁多的化肥、种子、农药名称,也使得农民摸不着头脑。化肥名称五花八门、市场上种子名称也不下百种,农药名称更是让农民难分辨。什么“有机二铵”“环保二铵”“加锌加钾尿素”“含硫尿素”等,有些产品充其量就是氮肥,养分含量不到尿素的50%。钾肥更是名目繁多,世界各国的都有,比利时、以色列、日本、俄罗斯等。目前市场出售的所谓三铵肥料、“有机二铵”“台湾钾肥”等肥料,充其量是复合肥或复混肥,但商家不负责任的炒作,是用概念骗老百姓血汗钱。有良知的厂家可能标注的含量还能达到,但很多含量都与标注不符。其目的完全是迎合老百姓的消费心理,而价格与同含量的肥料相比高出很多。种子也是一样,虚假夸大产量,进行有奖销售,甚至有的商家仍在销售国家明令禁止推广的玉米品种等。农药市场假药泛滥,无厂名、厂址,一品多名,含量低或者根本无含量等违法行为不胜枚举。

农业是根本,农业是基础。农资市场的混乱直接影响粮食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农资质量参差不齐,也使农民背负了很大的经济负担。笔者呼吁有关部门,切实把“农技站”“农技推广中心”办好,净化市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尿素 化肥 钾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