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错误使用植调剂典型案例


案例一:施药时期不当

2011年5月,江苏丹阳市延陵镇大吕村刘明须家使用西瓜膨大素导致“爆炸西瓜”。这是西瓜膨大素使用时期不当造成的。西瓜膨大素的主要成分是氯吡脲,使用期应该在西瓜开花当天或前后1天用10~20μg/g的浓度沾瓜胎,可以起到膨大西瓜、增加糖含量等作用。当西瓜长到直径超过15cm以上时就不宜再用。

案例二:使用剂量不当

2010年,四川绵阳有果农反映其种植的

葡萄未完全成熟就脱落了。乙烯利用在巨峰葡萄上,在开始成熟时以250~300μg/g的浓度喷施果穗,可以提早6~8天成熟,统一着色好。该果农盲目扩大使用浓度,将不同品种、不同生长周期的葡萄统一喷施500μg/g浓度的乙烯利,结果导致了大量落粒现象。

案例三:随意扩大范围

2009年南京地区一西瓜种植户的西瓜在直径10cm左右大小时,喷施了10μg/g的α-萘乙酸后,西瓜叶一夜之间全部翻过来了。

在棉花、大多数果树(桃树除外)和瓜类(西瓜除外)上使用10μg/g浓度的α-萘乙酸可以起到保花保果、膨果、着色的作用,但西瓜对其比较敏感,最高使用浓度为8μg/g,若超过8μg/g,就会出现药害,在10~15μg/g浓度时,西瓜叶会反转。

案例四:施用方法不当

2008年12月,山东寿光某菜农反映其

西葫芦全部出现了畸形瓜,瓜型均为葫芦状,把小头大。经查实是因氯吡脲的使用方法不当造成的。氯吡脲在西葫芦上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当西葫芦开花1~2天时,以10μg/g的浓度浸沾瓜胎,可以起到明显的膨果、均果作用,从而提早上市。该瓜农用一次性纸杯盛放药液进行沾果,由于杯口小,沾果时仅沾到瓜胎的下半部分,瓜把部分没有浸沾上药液。由于氯吡脲不具有传导性,沾到的部位细胞分裂快,膨大快,没有沾到的部分持续正常生长,因此所有沾过药的西葫芦都长成了葫芦状,把小头大。

案例五:随意复配

2006年,洛阳有菜农种植的5亩金针菜在盛花期同时喷施了复硝酚钠和噻苯隆,导致金针菜全部萎蔫凋落。在金针菜上喷施6~9μg/g浓度的复硝酚钠可以使花朵均匀、肥大,起到增产作用;喷施1μg/g浓度的噻苯隆可以使金针菜植株健壮,减少花蕾脱落。但是两者复配使用在金针菜上,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就会产生萎蔫凋落甚至杀死金针菜等副作用。

案例六:综合错误

多效唑用在苹果树上,当苹果树已经长成成产株时,在秋季每株用2~3g多效唑在树周边1.5米左右根施一周,可以有效控制苹果树第二年梢的生长,第三年仍有效。若用法用量不正确,就起不到效果甚至会产生药害,如对苹果树喷施1000μg/g的多效唑,就会严重阻碍生长,导致减产,果实品质下降。

(河南农业大学郑先福教授提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西瓜 喷施 金针菜 西葫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