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谨防晚稻三化螟


随着耕作制度的调整,插花类型田的增多,近些年晚稻螟虫的危害呈上升趋势,在一些地方,三化螟已成为晚稻主要虫害之一。在防治上应根据危险生育期、幼虫盛孵期和防治指标,巧用农药防治。

三化螟蚁螟孵出后,先在本株上爬行分散,或沿着叶片向茎基部爬行,咬孔蛀入稻茎。或爬至叶尖后吐丝下垂,随风飘散到邻近稻株,咬孔蛀入。晚稻在分蘖期稻株组织柔嫩,叶鞘脉间较宽,蚁螟易蛀入;在晚稻孕穗期只有一层叶鞘包裹,也是蚁螟极易侵入的时期,特别是在剑叶叶鞘裂开、破口露穗时,蚁螟极易侵入,所以晚稻从孕穗到破口始穗期是三化螟幼虫为害的危害生育期,忽视防治,很容易在晚稻田中出现大量白穗而减产。

三化螟对晚稻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其卵孵高峰期与晚稻破口期的吻合程度。如果破口期正好遇上三化螟卵孵高峰期,大量的三化螟初孵幼虫会进入稻粒,形成严重危害,出现白粒甚至白穗现象。如果水稻颖壳张开的时间与三化螟卵孵高峰期错开,三化螟初孵幼虫一般不能进入颖壳闭合的稻粒,危害相对较轻。在南方稻区,晚稻的破口期常与三代三化螟卵孵高峰期相遇。因此,破口期喷药防治是防治三化螟进入稻粒危害形成白粒的关键期,错过这一时期,三化螟幼虫钻入稻粒后再用药,也就成了“马后炮”,效果不佳。

提高晚稻三化螟防治效果,首先必须抓住卵块盛孵期用药,确定三化螟盛孵高峰期的方法是:在灯下螟蛾高峰期2~3天,从防治对象田中,带根拔起带卵株50株,集中移栽于稻田四角,逐日检查孵化进度,有半数卵块孵化时,便为盛孵高峰期,及时在1~2天内施药防治,在三化螟大发生的年份,为保证防治效果,保护先抽穗扬花的稻穗不受危害,通常也可在晚稻大肚期至破口始期(即田间有5%~10%的稻株破口)用药,以后隔5~6天喷1次药,连喷2~3次。其次是正确选用对口农药防治,防治水稻螟虫的对口农药主要有三唑磷、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在分蘖期可选用20%三唑磷1000倍液防治。也可用氟虫双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生产上可使用这种药的单剂及其与阿维菌素的混配剂,如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每亩用量为20~30毫升;或用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每亩用量为25~32毫升,兑水40公斤喷雾。上述两种复配剂持效期长,具内吸传导性,有利于控制螟害。 (李翠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三化螟 晚稻 白穗 分蘖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