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将此视作张自立在科研领域掘得的第一桶金的话,更多的时候,他的研究成果还是润物无声地书写在田间地头。
安徽襟江带淮,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上世纪七十年代,沿淮地区的水稻发生了大面积的缺锌症状,叶片白化甚至枯萎,粮食生产受到威胁。农田就是科研的第一线。当时尚是一名农学院学生的张自立,很快就投入到了对锌元素的研究当中。在老师的帮助下,张自立协助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完成了我国第一本植物缺素症状图谱。同样在这一时期,张自立还开展了对油菜缺硼的研究。硼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油菜缺硼会引发“不育”,导致所谓的“花而不实”病,而这种病症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安徽极其寻常。
农化服务倡导者
2003年出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作物施肥技术和原理》,专辟章节介绍了“农化服务与施肥”。不要小看这短短的一个章节,它在全国属首次将农化服务写进大学教程当中,它的背后折射出一个土肥学者对化肥行业发展新形势的敏锐把握。而这个章节的撰写者就是张自立。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化肥工业还处在市场经济的前夜,农学专业的学生在化肥企业往往无用武之地。今天,农化服务已是化肥企业立足市场和参与竞争的必备利器,农口毕业生已然担纲主力。化肥工业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印证了张自立的远见。张自立说:“加入这个章节的内容,旨在告诉学生,你所学的专业和市场的结合点在何处,等同于是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其实,张自立是国内较早提出和推动农化服务的肥料专家之一。中盐安徽红四方农化服务中心是全国首家在原化工部挂牌的农化服务机构,在这个机构的组建运营过程中,都不难觅见张自立的身影。今天,张自立培养的一大批学生正活跃在包括中盐红四方在内的诸多化肥企业的农化服务舞台上。
与他对农化服务的热衷倡导一样,张自立始终认为,农业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最终要服务三农,服务农业生产。1995年他和安徽文胜肥业的合作算是一次成功的实践。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安徽阜阳市场上的“磷酸二氢钾”非常红火。文胜肥业的负责人找到了张自立,希望能够帮助开发这种肥料。但张自立通过化验发现,这些所谓的“磷酸二氢钾”含量不达标,皆属假冒产品。作为土肥专家的张自立通过调研后认定,如果复合成一种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水溶肥料,未来一定能取代这种假冒的磷酸二氢钾。
由此,磷酸钾铵渐渐进入张自立的视线。但生产工艺却成了一道难过的坎,因为国内没有现成的样板可供借鉴。寻找有限的资料,一次次的试验,在双方的努力下,国内首款磷酸钾铵终于面世。
七年弹指而过,如今,磷酸钾铵已经在阜阳市场取代了磷酸二氢钾,成为农户青睐的叶面肥之一。“一次在安徽涡阳县,一位老农正向我们夸耀他用磷酸钾铵种出的芹菜遇强风而未倒伏,当得知我们来自肥料生产厂家时,居然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回忆起这些,张自立的开心溢于言表。
新型肥料探索者
农业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安徽省政府参事,一身而兼四任,张自立的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当当。尽管年岁日高,但他并未停歇对农业问题的思考和探究。
眼下,他正构思一个新的计划。“这几年我们在基层检查测土配方工作时,发现部分土壤酸化问题日趋突出。”张自立介绍,安徽沿淮沿江一带土壤一般偏碱性,但近年来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土壤酸化趋势很明显。土壤酸化是土壤退化的标志之一,它会改变土壤原本的生态区系,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将是潜在而巨大的。
“办法就是给土壤补钙。”张自立解释说,通过增施有机肥和种植绿肥可适度遏制土壤酸化的倾向,但可行的解决之道还是要遵循“施肥的问题再用肥料来弥补”的思路。张自立将目光转向了研发新型的专用肥料,通过肥料中携带的碱性物来中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达到根治土壤酸化的目的。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2-03-02/299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