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美国玉米播种耽搁,全球供应可能降至1974年来最低


  建瓯市徐墩镇流通大户、北津村葡萄协会会长翁木旺在建瓯市与商务部“村商网”对接的网站上建立了主页,上网发布供需信息。去年,通过互联网他帮助周围的农户销售葡萄600余吨,为农户增收18万元。  

  “村商网”自开通以来,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农民们说:包产到户给农民带来第一个春天,“两免一补”给农民带来第二个春天,网络购销对接服务给农民带来了第三个春天。  

  依托“村商网”,开展网上网下相结合的购销信息对接服务,不仅有效解决了许多农民的“卖难”问题,而且不少农产品卖出了比往年高的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农村商品流通和地方经济发展。  

  据了解,目前南平市所辖10个县(市、区)都有自己在互联网上展示、发布当地农产品信息的窗口,向外发布南平农户的产销信息,对内传播市场的最新信息。2007年,南平各类信息服务站和服务中心针对闽北的冬笋、柑橘、葡萄、锥栗等50多种大宗农产品的产销,组织人员开展市场预测预报2000多次,发布单条供求信息7万多条,全年全市通过互联网推销农产品86亿元。泉州市安溪茶叶批发市场通过建立商务信息网,30%的商家通过网上发布信息,与客户订货发货,销售额从2001年的2.7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3亿元。  

  商务信息服务培养了农民的品牌意识,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式。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在网上购销对接会上,品牌产品、特色产品普遍受到重视,容易找到销路,还能卖出好价钱。建瓯市徐墩镇盛产优质芦柑,但以前由于缺少宣传,销路一直不好,有些农民甚至假冒其他品牌销售。该镇流通助理苏雄了解这一情况后,在“村商网”申请了免费平台,对建瓯芦柑加强了宣传。当地果农也主动注册了“建瓯芦柑”商标。芦柑品牌的知名度一打响,销售范围迅速扩大到安徽、上海、黑龙江等地。目前,徐墩镇的芦柑订单已达100多万公斤,比去年增加了近50%。  

  信息对接服务,不仅把农民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了出去,一些商户有时还会在对接会上和农户签订下一季产品的订单,甚至建立起较稳定的产销关系。订单不仅解除了农民的销售难题,也使一些优质农产品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生产道路。  

  商务信息服务还增强了农民信息化增收致富的意识。农民们纷纷购买电脑,学会利用互联网寻找商机。以前不懂电脑的农民,现在已经能够熟练使用电脑查询信息、收发电子邮件,通过在村商网上建立的免费平台,发布农产品求售信息。  

  商务信息服务促进了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奠定了基础。目前,建瓯市吉阳镇电脑上网用户已由2006年的106户增长到343户,徐墩镇电脑上网用户也由2006年的166户增长到现在的428户。就连地处偏远的玉山镇,也已拥有70多户电脑上网用户。  

  通过农村市场信息网络的运作,农民知道了什么产品有销路,种什么最赚钱,有效推进了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市场信息的有效引导,不少乡村出现了“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格局,出现了以协会组织、龙头企业为主体,围绕拳头产品、品牌产品生产的产业结构调整运作机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信息服务 葡萄 相结合 两免一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