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氮含量检测方法被利用


碳酸氢铵现行的国家标准是2002年1月1日起实施的GB 3559-2001《农业用碳酸氢铵》。该标准规定了农业用碳酸氢铵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其中的要求、标识和包装条款是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中推荐的氮含量检测方法是酸量法,即让碳酸氢铵与过量硫酸发生化学反应,根据硫酸的消耗量来计算氮含量。石粉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也可以与硫酸发生反应,并且在石粉与碳酸氢铵同等重量情况下,石粉消耗的硫酸数量大于碳酸氢铵,因此就发生了含碳酸钙化肥检测出的含氮量大于碳酸氢铵标准含氮量的现象。

国家标准GB 3559-2001明确提出,该标准仅适用于由氨水吸收二氧化碳所制得的碳酸氢铵。除GB 3559-2001外的其他肥料标准,大多采用蒸馏后滴定法作为总氮含量的仲裁检验方法。蒸馏后滴定法的原理是,在碱性溶液中蒸馏出氨,用吸收氨所需酸的量计算肥料中氮的含量。蒸馏后滴定法能准确测出肥料中的总氮,但不能区别碳酸氢铵中是否掺入其他氨态氮肥(如硫酸铵、氯化铵等)。

据说,河南这几家企业是经过“潜心”研究才摸索出加入石粉造假之“道”的。起初,在碳酸氢铵中加入少量石粉农民不易发现,“利”也不大。当加入量稍大时,碳酸氢铵施用后会残留白色的石粉,农民就会怀疑。聪明的造假者想到了“缓释”、“长效”的概念,将掺入一定量石粉的碳酸氢铵冠名为“缓释长效”碳酸氢铵,并将施用后残留的石粉解释为缓释、长效。加入过多石粉后按GB 3559-2001检测会出现氮含量明显高于碳酸氢铵含氮量17%的数值。因此部分“技术含量高”的造假者,还会根据石粉的添加量酌情加入其他白色添加物,使检测值更接近17%。

但是,造假者之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后来造假者们也就顾不上“技术含量”了,石粉越加越多。正是由于河南省卫辉市施可富肥料厂生产的缓释型长效碳酸氢铵加入了约60%的石粉,氮含量检测结果竟高达21%,才引起了河北省武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检测人员的怀疑。

专题采写 李昊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检测 残留 化肥 消耗量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