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印尼粮食进口隐患多


        据印尼媒体近日报道,受“厄尔尼诺”气候影响,印尼一些地区雨季比往年迟到约30天,导致今年粮食收成达不到4000万吨的预期产量。为此,印尼国家采购局表示今年将收购400万吨大米,以增加库存,确保国内需求。

  印尼是粮食进口大国,每年要耗费超过50亿美元的外汇进口粮食。对粮食进口的过度依赖,使印尼受国际粮价波动的影响很大,外部粮食供给的不稳定状况也随时威胁着印尼的经济与社会安全。

  印尼农民协会副秘书长阿赫玛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近两年,因外国暂停了对印尼的大豆出口,导致深受印尼人喜爱的豆饼和豆腐这两种食品价格大幅攀升,继而引发社会骚乱。这个教训印尼人至今记忆犹新。阿赫玛德认为,大量进口粮食虽然能在短期内缓解矛盾,但是如果成为一项长期政策,显然不利于国家的粮食安全。所以,发展中国家应从保护农民利益做起,主动捍卫本国“粮食主权”。

  印尼总统苏西洛自执政以来,重视农业发展,农业支出在国家财政预算中所占比例每年都有所增加,今年达到了5%。印尼政府还积极推动土地改革,实施了农、林、渔产业振兴计划,同时号召农民开发荒地,以扩大粮食生产。在应对粮价暴涨过程中,印尼政府实行了对贫困人口的现金直接补贴措施;还对食用油、大米等必需品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提供给穷人。此外,印尼已有4家银行表示将与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合作,在印尼开发农业“仓单系统”服务,帮助农民利用农产品抵押贷款,以改善农民缺乏贷款质押物的现状,提高农民的信贷能力,进而促进农业生产。

  外资参与印尼粮食产业,虽然给印尼带来了资金和先进技术,并增加了就业机会,但同时也导致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转化成非农业用地。而由外国财团经营的农场,产品大多出口,所以对改善印尼本国的粮食供应状况不仅没有多少帮助,反而加重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阿赫玛德告诉记者,通过近年的努力,印尼在年景好的情况下,大米生产已基本可以自给自足,但一遇到旱涝灾害,仍需要进口大量粮食,有时甚至连种子也要从外国进口。这使印尼在国际粮食市场上处境被动,如果粮价居高不下,印尼又短缺外汇,粮食危机就难以避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大米 农业用地 大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