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为了农民的丰收


□通讯员孙志刚

2008年,天存种业的小麦种子年销售量突破0.7亿公斤,销售量居国内小麦种子经营首位,创历史最高水平,营业额达到1亿元,跃升为中国经营小麦种子规模最大的公司。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在这个岗位上就要踏踏实实地为农民服务,让他们实实在在地尝到优良品种带来的甜头。”正是对农民的热爱和对工作的热情,河南天存种业总经理李应权带领员工连年创佳绩,取得了企业和农民双赢的局面。

从制度和细节上管理

让农民得到最大实惠

在陌生人心目中,他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角色,事实上他在河南省乃至全国农业系统都小有名气。1993年,李应权受命担任周口市农科所开发公司副经理。从搞科研到搞开发,尽管不太适应,但他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转换了角色。李应权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质量是信誉和效益的前提,没有好的质量就没有信誉,企业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尤其是搞种子经营,若坑农害农,有愧于父老兄弟。他与公司坚持对种子田检查验收,发现不合格种子立即转商处理。1999年,为防治地下害虫,公司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但包衣后由于水分过多,发芽率降低。李应权发现后,及时在媒体发布消息,对售出的种子进行退换。公司用120多万元的赔款赢得了信誉和口碑。

2001年6月,李应权担纲公司经理。精明的领导善于从制度和细节上管理:针对财务、人事、仓贮、检验、营销、奖惩、考勤、培训等项工作,他牵头制定刚性规则,人手一册,并督促学习与落实;完善种子销售代理制度,实行客户零风险销售,保证种子销售,保证种子质量,把紧“优良品种准入关”,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施名牌战略,使“周科”种子各项检测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标;支持营销人员实行分片区域销售措施,积极做好售后服务工作,让农民群众满意,让农民得到最大实惠。

向竞争和变化挑战的“博”、“精”、“信”之道天存种业发展壮大,李应权看问题的角度更宽了。为了给企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他在积极探索新的出路,运用现代经营艺术和手段,向竞争和变化挑战。

天存种业的成功在于拥有一个能经营、会经营、懂经营、敢经营的老总,有“周科”品牌背后强大的市场———一代又一代在黄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万千父老乡亲的支持,有以郑天存为首的强大的专家队伍的支撑。

李应权的 “博”、“精”、“信”之道,为企业壮大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博”,就是知识渊博。从豫南农专毕业以后,李应权先后修学了清华大学EMBA和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工作之余撰写专业论文16篇,与人合作专著三本,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励12项,有18种优良作物品种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山东、陕西、河北的5亿多亩土地面积上推广应用,产生了15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和无法估算的社会效益。

“精”,就是精通经营之道。通过实践,李应权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经营策略:依靠信息决策,捷足先登,培养优质高效良种;借助市场力量,发展自己;巩固老用户,发展新用户,抓住华中、华东种子市场,进军全国市场;采取保证质量、薄利促销、让利农民的经营策略等。这几年,凡是与李应权有过接触的客户,都被他的坦诚相见所感动,称他“够朋友”,愿意接受天存种业的产品。

“信”,就是自信和信念。李应权常说:“只有积累了自信,才能逐步增强决策的能力。一个缺乏信念和自信心的人是永远不会取得事业成功的。”他正是依靠着这种执著的信念和自信心,顽强地开拓、创新,播下事业的种子。

李应权经历了20年对事业的不懈追求,面对着喜人成就和丰盈荣誉,他始终微笑坦然处之。心中装着农民的他,探索的脚步依然。

潜心研究市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小麦 处理 社会效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