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化肥高级顾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肖悦岩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病虫害防治也是一样。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北方发生小麦赤霉病。由于该病以往只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北方小麦种植区没有开展对该病的预测工作,也没有进行防治,1989年仅河南省就损失了8.85亿公斤小麦。第二年国家拨款组织和实施了对赤霉病的防治,然而该病实际并没有流行。前后两年,病害所造成的损失和没病打药的花费都是损失。原因又都在于没有做好预测工作,就植物保护工作而言,都是失败。
农作物病虫害预测,按预测期限的长短,可分为短、中、长期预测,大体上分别以旬、月(季)和年为界,若干年的预测则可以称为超长期预测。在以往的植保工作中,短、中期预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这种预测主要服务于化学药剂防治,还是一种治标的应急措施。当前,病虫害综合防治要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能单纯依靠化学防治。
众所周知,病原物和寄主的群体互作和协同进化,是病害流行成灾的主要机理。合理利用植物抗病性往往是病害治理的首要措施;看似平常的农业防治,如果放眼十年甚至数十年,其作用(包括好的和坏的)就显而易见了;生物防治,如释放天敌,可能是短期效应,一旦生物防治能够起到维持一种生态平衡的作用,效果就是长期的了。以上三种防治手段在持续植保中的地位理所当然地上升了,而要采取这些措施就迫切需要长期乃至超长期预测。显然,只有在小麦种植前预测到来年当地可能发生小麦锈病,并且菌种中将出现新的优势小种时,才有可能更换抗病品种。
超长期预测的依据,除各种病虫的生物学特性以外,主要是周期性气候变化,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的变革,作物种类或品种、病原物种类或小种的更替以及栽培环境的改变。从农业发展的历史看,人类在农田生态系中的特殊作用不断加强着。从刀耕火种到兴修水利,从物种驯化到基因工程,从风障阳畦到设施农业,人类可以极大地改变农业生态系的结构,但不能改变生物学和生态学的基本规律。当我们尚未认清一些自然规律或忽视部分自然规律,主观地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大规模地改造时,往往导致大的病虫灾害。反之,当我们预测到诸如大面积种植单一作物或品种、改变耕作制度、大面积喷洒一种农药或增加某项增产措施可能助长某些病虫害种群数量的极度增长时,就可能规避错误的决定,或同时采取其他的补救措施以抵消其不良作用,这或许是持续控制病虫害流行的根本出路,是治本之策。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09-03-13/292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