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先正达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落户中关村


本报讯 (记者索荣)10月20日,先正达生物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开业仪式在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举行,这是国内建成的首家外资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机构。作为瑞士先正达公司的全球六大研发中心之一,北京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将致力于玉米、大豆等作物在优化水资源利用、提高作物产量、提升肥料利用效率、控制病虫害等方面的生物技术研究。该公司计划两年内在园区建立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生物技术研究机构,并组建一支约200人的高素质科研团队。

在人口不断增长和耕地资源有限的今天,在农作物生产上,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轻劳动强度等任务落在了现代科学技术工作者的肩上,而目前拥有巨大潜在市场的正是农业生物技术成果。先正达全球研发中心总监大卫·劳润斯(Dave Lawrence)博士说,在当今全球作物需求不断增加的形势下,在北京成立研究中心,能够提供更多与中国科研院所更紧密合作的机会。而中国作为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农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政府对农业的大力支持和农业科技领域良好的人才储备成为吸引先正达在中国投资的重要原因。

先正达生物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王迅说,公司前五年投资总额约为6500万美元,目前试验室已正式进驻,研究中心已经展开各项工作,研究中心大楼将于年内动工。而把先正达的技术优势和管理理念带入中国,与中国所拥有的本土优势结合,建立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生物技术研究机构,成为公司的目标。

王迅表示,在北京这个成本很高的地方建立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一方面是看到中国政府对农业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北京集中了大量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与中国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分享其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专长,不但能促进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还有助于先正达加速科研创新。

据悉,北京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将由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先正达生物技术研发中心进行商业化开发,并应用于全球。美国先正达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总裁马丁·克劳尔(Martin Clough)认为,先正达的技术优势在于其能够将植保化学品领域技术、生物技术创新以及精准育种三者相结合。

先正达公司在全球植保领域居领先地位,并在高价值商业种子领域排名第三,2007年全球销售额约92亿美元,专业研发人员超过4000,业务遍及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正达公司在中国种业、植保和生物技术应用的投资已超过2亿美元。2007年,先正达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签订了为期5年的合作协议,研究玉米、大豆、小麦、甜菜、甘蔗等主要作物新农艺性状的开发。今年4月,完成了与河北三北种业的股权转让,并取得49%的股份。三北种业是国内重要的玉米种子生产企业,2003年、2006年均入围“中国种业50强”,拥有自主产权和开发权的审定品种100多个,其中玉米品种50多个。

数据显示,2007年全世界种植转基因作物1.143亿公顷,美国、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印度与中国继续成为主要种植国。目前全球农业生物技术领先的企业包括孟山都、杜邦-先锋等。

中国已有6种转基因植物被批准商品化,进入市场的转基因食品有柿子椒和西红柿,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是棉花。今年7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将投入约240亿元资金,主要进行优势基因的挖掘、转基因品种选育和转基因作物品种的产业化研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生物技术 品种 玉米 大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