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9月8日举行的“绿色超级稻之节水抗旱稻”现场考察暨学术研讨会上获悉,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为主的科研团队提出了“绿色超级稻”计划,期望通过品种资源研究、基因组研究与分子育种技术的结合,在高产、优质的基础上实现水稻生产基本不打农药、少施化肥和节水抗旱等三大目标。目前在节水抗旱稻育种领域已取得重大突破。
据张启发院士等专家介绍,水稻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要实现水稻产量可持续增长的目标,需要解决水稻生产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其中主要包括水稻病虫害、过量使用化肥、水资源的匮乏等问题。
针对这些重大问题,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为主的科研团队提出了“绿色超级稻”的设想和计划,其基本目标是:在不断提高产量、改良品质的基础上,力争水稻生产中基本不打农药,少施化肥并能节水抗旱。其基本思路是:将品种资源研究、基因组研究和分子技术育种紧密结合,加强重要性状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和基因发掘,进行品种改良,培育大批抗病、抗虫、抗逆、营养高效、高产、优质的新品种。
据已参与“绿色超级稻”计划的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负责人罗利军博士介绍,以育成旱稻不育系“沪旱1A”和杂交旱稻“旱优3号”等组合为标志,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在水稻抗旱性研究和节水抗旱稻育种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罗利军说,“旱优3号”的用水基本上只要靠雨水就够了。无需耕田耙地,只要把水稻种子撒到地里,播种就完成了。“‘旱优3号’根系十分发达,能够一下子扎进土壤里。”罗利军解释说,“它的抗倒伏性也很强,不需要翻土、插秧,就能生长起来。”到目前为止,该中心已先后育成3个常规旱稻品种和2个杂交旱稻品种,都通过了全国或省级的审定。
据悉,近期主推的“旱优3号”杂交旱稻组合,在上海、广西、四川、浙江等地试种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潜力,在节水栽培条件下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抗旱能力强,对稻瘟病的抗性强,适应直播等高效栽培方式。目前与旱稻育种相配套,已初步形成撒播、机插秧、免耕直播和果园套种等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后续将进一步实施旱稻不育系、恢复系及其组合的改良、高产制繁种技术及节水抗旱稻的产业化开发等方面的深化研究。
(李荣)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08-09-16/291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