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症状:早稻旱育秧前期气温过低易受冷害或者苗床过度干燥后浇足水,导致秧苗猛长,常常会出现叶片叶色褪淡变黄甚至完全变白。发病初期,对根系无明显影响,叶片的长、宽也无变化,不卷叶,但叶片变薄,进而由于光合作用受阻,长势逐渐变弱,新根很少,根变细,新叶出生缓慢或甚至停止。如不及时防治,发病秧苗会逐渐萎缩,甚至死亡。
发病原因:该病是由于秧苗生理性缺铁,叶绿素形成受阻而引起的。苗床在旱育富氧条件下,土壤中的许多矿物元素呈高价氧化状态,在水湿条件下则呈还原状态。而水稻习惯与吸收利用还原态养分,对某些高度氧化态的养分不能利用,即使土壤中富含这些养分,因秧苗难以吸收利用,而表现出生理缺素,叶绿素不能形成而出现秧苗的黄(白)化病。
防治方法:一是土壤培肥。苗床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不施草木灰,少施磷肥。在pH中性或略偏酸性的苗床,也可以用稀硫酸进行调酸,床土的pH值调到4.5~6时有利于减轻此病发生。二是药剂防治。秧苗出现黄(白)化病时,对秧苗叶面喷施0.2%的硫酸亚铁溶液,有一定的效果。也可以对叶片喷施旱秧绿1号,喷施后24小时可见黄叶上出现绿色斑点,几天后全叶变绿,根系叶同时恢复吸收功能。
黄梢僵苗病
发病症状:因苗床过度干旱或培肥不匀而引发此病。发病时,秧苗老叶叶尖先黄并向基部扩展,并且黄色鲜明略带桔红色,新叶出生缓慢但颜色正常,秧苗僵而不发,一般不会出现死苗,但在秧田很容易转而发生立枯病。
防治方法:该病主要是由于苗床的过度干旱,或者培肥苗床时肥料施得不均匀而造成的。因此防治该病,关键是注意培肥,苗床施肥后反复耙匀,保持秧厢平整一致。发病后及时浇水缓解病情。浇水时可以适当加入旱秧绿2号、敌克松,使秧苗恢复生长,并预防立枯病的发生。
恶苗病
发病症状:旱育秧苗床苗期恶苗病,以徒长型为最普遍。一般在2.5叶后气温达30℃时,病苗迅速长高,可比正常苗高出三分之一以上。假茎和叶片细长,苗色淡黄,根数少,部分出现死苗。粳稻比籼稻发病普遍,旱育秧比水育秧发病普遍,根系少部分出现死亡。在籼稻改粳稻、水育秧改旱育秧以后,该病已迅速上升,成为苗期主要病害之一。
发病原因:恶苗病是由镰刀菌属真菌引起的病害。种子带菌是苗期恶苗病的主要病源。在浸种催芽过程中,带菌种子上的孢子感染无病种子,使病株率增加。谷壳破裂或脱壳成米的种子,尤其易被侵染。催芽出现断根后造成伤口,也有利于病菌侵入,接触病菌和草、土壤带菌病苗上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再侵染,都会使病株率增加。镰刀菌属于好气菌,旱育秧对该菌繁殖有利,因而旱育秧恶苗病比水育秧重。另一个原因是秧田管理不当,也会引起恶苗病发生。苗床在温度升高时揭膜不及时,播种密度过大,秧苗瘦弱细长,秧苗缺水等等,都给恶苗病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防治方法:一是进行种子处理。种子消毒不仅可以防治恶苗病,还对白叶枯病、细条病等病害防治有效。播种前可采用强氯精、施保克、901、浸种灵等浸种剂浸种,防病效果好。二是加强管理减少菌源。注意保持床土湿润,避免受旱,及时拔除病株,防止浇水传播蔓延。
立枯病
该病有青枯、黄枯等类型,是一种传染性病害,而且易对秧苗造成毁灭性的危害。
发病症状:旱育秧以揭膜后至移栽前,尤其是在2.5叶以后,若发现苗床上局部秧苗卷叶,浇足水后第二天早晨叶片虽然展开,但叶尖不吐水,到中午前后又卷叶,即可诊断为立枯病。由低温为主要促发因素的立枯病为青枯型,表现为急性发病,叶片出现急性缺水,卷成筒状,很快青枯死苗。而由干旱与其他因素促发引起的立枯病,则多为黄枯型,最初也表现为叶尖不吐水,卷叶症状不能被浇透水后克服。叶片从叶尖开始发黄,逐渐向下发展,叶色灰暗,叶片由老叶到新叶较快地枯黄萎焉而死。
发病原因:一是育苗播种前进行的苗床土壤消毒不严,苗床内温度高、湿度大,存活的病菌得到迅速繁殖,侵染稻苗幼根引起发病,这是真菌性立枯病。因为温度高、湿度大、透光又差,稻苗茎叶长得快,根系生长差,吸水能力弱,遇到通风不良,失水过多,稻苗体内水分失衡,产生萎焉,这是属于生理性青枯病。稻苗3叶期以前,抗病力弱,极易感染这两种病害。特别是青枯病,育苗前期施用的消毒药剂对它均无防治作用,一旦发病,呈现连续的片状,对秧苗造成重大的损失。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3/2021-01-15/309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