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五针松疱锈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图为:五针松

  五针松疱锈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如下:

  1、发生规律。五针松疱锈病菌为长循环转主寄生菌,具有复杂的生活史和高度发展的寄生性,性孢子和锈孢子生于松枝干树皮下,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在转主寄主的叶上。秋季,冬孢子成熟后不经休眠即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借风传播,落到松针上萌发产生芽管,大多由气孔、少数从韧皮部侵入松针,15天后在松针上出现很小的褪色斑,在叶肉中产生初生菌丝并越冬。翌年初生菌丝继续生长蔓延,从针叶扩展到细枝、侧枝直到树干皮部或基部,此过程需要3~7年,甚至更长。该病多发生于树干薄皮处,刚定植的幼苗、幼树及在杂草丛中生长的幼树易感病,转主寄主多的林地及冷凉多湿的气候条件易感病。

  2、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发现病苗及时销毁。(2)当年采伐的小径材及带皮原木可用溴甲烷熏蒸处理(剂量200 mg/m3)或在林区搁置1年后调运。(3)对5~13年生感病幼树,可用松焦油或煤焦油涂病部。(4)调运黑果茶镳子等转主寄主时,发现叶背带有油脂光泽的黄色丘疹状夏孢子堆或暗褐色冬孢子柱时立即销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幼树 寄主 五针松 树干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