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夏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一 品种选择
选用早熟、高产、优良品种是夺取夏花生高产高效的重要条件。夏播花生可选用适应性广、开花结果比较集中、饱果率和出仁率、出油率较高的品种。目前我县花生主推品种有花育16号、濮科花3号、濮科花15号、豫花15号、豫花11号、天府3号等优良品种。
二 种子处理
1.晒种晒种提倡带壳晒种,播种前5-10天晒种2-3天。晒种既能利用日光杀死种子表皮上携带的病菌,又能降低花生种子含水量,提高发芽率,使花生提前出土1到 2天。种仁晾晒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伤及果皮,选择晴朗的上午,在土地面(杜绝在水泥面或塑料膜上面)上铺一层报纸进行晾晒,天气好、气温高,晒一天就可以,次日即可播种。
2.种子分级 剥壳后选择色泽新鲜、粒大饱满、无霉变伤残的籽仁,要按照籽粒的大小进行分级粒选,分级播种,避免混粒播种出现大苗欺小苗的现象。
3.拌种近年来,花生青枯病、根腐病、茎腐病在花生主产区连作的田块发生严重,许多农民不知道提前预防,而是等到病害发生时,才开始打药防治,防治效果极不理想,又增加了生产投入。而采用药剂拌种是一种投资小,防治效果又较为理想的方法。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5公斤拌50公斤种仁,或用适乐时100毫升拌 50公斤种子,可有效防治花生根腐病、茎腐病等土传病害。在蛴螬及其它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田块,播种前可用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进行拌种,药剂浓度宁低务高。
三适时下种。播种时间一般以麦收前15-20天播种为宜,套种过早,花生基部节间细长,側枝不发达,根系弱,基部花芽分化少。套种过晚,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不够,后期荚果饱满度差。花生播种时,土壤耕层含水量应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以上,保证种仁对水分的需要,土壤水分不足,要灌水造墒,提高播种质量。  
四 合理密植 适宜的套种密度要根据选择的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栽培条件等因素来决定。种植的原则是:肥地宜稀、薄地宜密,提倡增穴减粒。一般肥力地块8000—9000穴/亩,低肥力地块10000--11000穴/亩,可根据品种类型和土壤肥力酌情增减。
套种花生的行距以小麦麦垄宽窄而定,采用等行距种植的方式,行距40-42厘米,穴距20厘米,8500-9000穴/亩,每穴2粒;采用宽窄行种植的方式,即套种两行花生空出一行,宽行行距44-50厘米,窄行行距20-23厘米,穴距20-23厘米,9000--11000穴/亩,每穴2粒。
播种深度 一般以4厘米左右为宜。如土质黏、墒情好的可适当浅播,反之则应适当深播,注意浅播不能浅于3.0厘米。
 五 田间管理
1.中耕灭茬花生与小麦共生期间,由于花生在下层缺少阳光,造成幼苗脚高脆弱,麦收后要及早进行中耕灭茬锄草保墒,以调节土壤中水、气、热状况,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根瘤形成,有利于开花下针。由于麦套花生一般不施底肥,结合中耕灭茬、浇水,尽早追施提苗肥,起到苗肥花用的作用,为花生中后期生长发育奠定基础。一般亩施尿素7.5—1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或花生专用肥25公斤。追肥时间以6月25日初花期前为宜,追肥过晚,起不到提苗的作用,且易引起花生徒长。有条件的还可亩施有机肥1000-1500公斤。对杂草要进行化学除草或人工除草。
2.培土迎针 合理追肥初花期结合中耕进行培土迎针,间隔7-10天再培土一次。花生生育中期对养分的吸收达到高峰,应视植株长相酌情追肥。,追施尿素10公斤/亩;过磷酸钙 10—15公斤/亩;石膏粉15-20公斤/亩(碱性土壤不施)。因雨水过大引起的花生缺铁,花生苗黄化,可用0.2%硫酸亚铁水溶液叶面喷施,每7天喷 1次,连喷3次。
3.防旱排涝 合理化控花生是耐旱怕涝作物,但花荚期是水分临界期,对水分非常敏感。灭茬中耕后,要及时整理排灌系统,以防干旱和雨涝。初花期土壤墒情不足时,要及时浇水,以小水润浇或沟浇为宜。若7-8月份久旱无雨,应及时灌水润墒,确保花荚正常生育。雨季积水及时排涝。有旺长趋势时,可喷多效唑控旺防倒,方法是每亩多效唑50克加水50公斤。
4.叶面追肥 花生生长后期注意养根护叶,防止早衰。方法是每亩钼酸铵25克、硼砂50克、尿素0.5-1公斤、磷酸二氢钾50克、天丰素8毫升,先用温水化开,一起加入50公斤清水中溶解,每隔7天均匀喷洒2—3次。
 5防病治虫 7月中下旬蛴螬卵孵盛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亩用50%辛硫磷乳油500毫升随水冲施。蚜虫、蓟马危害严重时,可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花期防治棉铃虫和造桥虫,可喷洒50%辛硫磷1000倍液。叶斑病、网斑病等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级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施2 -3次,每次间隔7-10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花生 种子 品种 灭茬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