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水稻移栽前后治虫防病方略


一、病虫发生态势
  
  四川水稻主要病虫害有稻螟(二化螟、三化螟等)、稻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等)、稻瘟病、纹枯病等。目前,各稻区主栽品种和新育品种大都不抗病虫害。近些年,水稻栽培技术有了较大改进,免少耕面积不断扩大,有利于一些病虫种类的安全过冬,如年前暖冬,春后气温偏高少雨,今年水稻螟虫虫源基数较去年有近成倍增长;入夏以来,随着气温逐日升高,雨日、雨量有所增多,越冬害虫羽化和病菌的增殖加速,存活率提高,某些病虫发生期有可能提前,使水稻有效病虫源基数进一步增加,病虫种群数量积累加快,为尔后猖獗为害奠定了基础。当前,水稻正处于育秧和移栽前后,稻螟、特别是二化螟有可能加重为害,稻瘟病、苗叶瘟有可能发生较普遍,稻纹枯病发生期有可能提前,水稻赤枯病因土壤缺素或管理失当将局部发生。
  
  二、治虫防病方略
  
  针对我省病虫发生有区域性特点,即盆地西北稻区,以稻瘟病、纹枯病、云形病和稻螟为主,盆地东南稻区以稻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为主。在治虫防病方略上应取:区别对待,狠抓重点、兼顾次要病虫害,实施区域治理。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化学防治将采取选择性用药与联合用药相结合,提高防效,降低成本,减少污染,节能增效。根据今年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少雨和病虫可能出现的新情况,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在水稻移栽前后,应狠治水稻螟虫,普防页稻瘟,早治纹枯病,预防赤枯病,将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以确保水稻稳产增收。
  
  1、狠治稻瘟虫:我省水稻螟虫有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等,以二化螟为主,局部稻区有三化螟的危害。近年来,由于受世界性气候异常的影响,连年暖冬,水稻螟害有增无减。在控害减灾方面,除消灭虫源(清除田间稻桩,管好稻草等),选用抗虫品种外,主要靠化学防治。四川二化螟一年发生2—3代,以第1、2代危害最重。二化螟第1代各地发生期参差不齐,且拖得比较长,一部分稻区(如盆西北)螟虫落卵集中在稻田期,一部分稻区(如盆东南)螟虫落卵多在本田期。因此,防治上前者应以稻田期为重点,采取“狠治一代,挑治二代”兼治三代螟和大螟的策略。对后者或秧田防治不及时、不彻底的稻区,落卵或带卵至本田且危害较重的田块要防治。防治时期:盆西北稻区一般在5月中下旬,有时延至6月上旬,盆东南稻区一般在5月上中旬。防治指标:本田第一代以枯鞘率达3%—5%时防治。主要药剂可选择bt乳剂、漩星乳油、切虫乳油、螟死净、虫无影、锐劲特、比双灵、杀虫单、杀虫双等。为防产生抗药性,建议轮换使用药剂。用上述任一种药剂,每亩次兑水50公斤常规喷雾或兑水15公斤机动迷雾。
  
  2、普防叶稻瘟:四川稻瘟病常发病区主要是盆周丘陵、山区。为控制病害的流行,对种植瘟病品种的稻区,建议在水稻苗期普防“苗叶瘟”,保苗保叶,减少田间菌量,防止病害扩散蔓延。主要措施:(1)清除菌源:育秧前,将病稻草集中室内储藏或销毁,不用病稻草垫圈铺路,扎秧把、绑棚架和盖种催芽等。对稻种进行消毒:85%强氯精300—500倍液浸种,可兼治恶苗病、稻粒黑粉病、胡麻叶斑病等。还可选用敌白克乳油,或多森铵胶悬剂,或浸种灵乳油,或三环唑等,或结合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硕丰481”或“全镰刀”或“爱多收”等,减少苗病,确保苗齐苗壮。在水稻移栽前,用三环唑浸秧,带药移栽,可以推迟10-15天发病,减轻病害。(2)药剂防治:对象田主要是常发病区的感病品种和易感病生育期--分蘖期。根据田间病情监测和天气预报及时施药。苗叶瘟药治的关键是封锁“发病中心”,隔5-7天喷药1次,连喷2-3次。主要药剂可选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或40%富士1号,或40%灭病威胶悬剂,或春雷(日)霉素(甲收米)、或“丰登”、全卓等,遏制病害流行,减少水稻中后期菌源量。
  
  3、早治纹枯病:纹枯病是一种常发生性土传病害。常年在我省坪坝稻区和高水肥条件下发生较重,在高温高湿季节发病最盛。水稻品种对病害抗性有一定差异,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易惑病。实践证明:在纹枯病田间水平扩展时比垂直发展时防治,效果更明显,所以推荐“早防早治”、“水控药治”。其措施是田间清楚菌核,加强肥水管理(严控施氮量),结合水稻分蘖盛期和孕穗期施药预防。主要药剂建议选用井岗霉素水溶性粉剂和晶粉等多种剂型,固这些药剂兼具内吸、保护治疗作用,高效持久,耐雨水冲刷,对水稻安全,至今未见抗性菌株产生等优点,是国内广为应用的一种杀菌剂,对轻病田一般用量为30-40ppm,重病田为50-60ppm。防治指标:在水稻分蘖期盛期,病虫率达5%以上的稻田施药。其他药剂可选三唑酮、爱苗、烯唑醇、纹枯利、禾穗宁、氟纹铵、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以上任一种药剂,每亩次用药液60-75公斤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1-2次,注重喷布稻丛中下部,均匀周到,可有效阻止病害水平扩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水稻 品种 二化螟 稻瘟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