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关注天气预报,全力防治水稻褐飞虱


褐飞虱是我省水稻生长中后期的主要害虫,严重时可导致水稻大幅减产。70年代、80年代,褐飞虱虽然大发生频次高,但基本上已被控制的。进入90年代中后期,受全球性气候异常变化和我省农林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我省褐飞虱的发生与致灾趋于复杂化。今年自9月中旬以来,全省气温比常年偏高2~6℃,加上水稻长势较好,田间食料充足,使得常年9月份往南迁飞的褐飞虱在本地大面积发生,目前我省沿江苏南地区褐飞虱发生程度属于大发生~特大发生。


    一、   水稻褐飞虱发生发展的影响条件


    褐飞虱属于远距离迁飞性害虫,一般每年6月中下旬迁入江苏省,每年初来虫源主要由南岭及其以南稻区迁来。寄主水稻、虫源地飞虱种群密度、栖息地水稻品种、气象条件和地理环境是影响褐飞虱的迁飞、降落以及在栖息地的发生和为害程度的主要因子, 其中气象条件是决定某一特定区域褐飞虱为害程度的关键因素,温度、降水与湿度尤为重要。


    二、目前我省水稻褐飞虱的发生情况


    常年9月份随着气温逐渐降低,褐飞虱自北向南渐渐南迁,但今年9月份以来,我省气温偏高,受两个台风影响,降水偏多,尤其9月中旬苏南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4~6℃,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偏多1~2倍,十分有利褐飞虱的发生发展。据省植保站9月22~24日调查,目前沿江、苏南发生最重,江淮及淮北绝大部分地区发生较轻。沿江、苏南大面积普查百穴平均虫量2000头以上,高于百穴1500头防治指标的面积占水稻面积40%左右。里下河、沿海大田百穴平均虫量大多在400~800头,高于百穴1500头防治指标面积占该地区水稻面积5~10%。沿淮、淮北在200头以下,高于百穴1500头防治指标面积占该地区水稻面积0.5%以下。沿江、苏南由于田间百穴卵量仍在2000粒以上,加上当前气温仍较适宜发生,预计田间虫量还将增加,发生程度还将加重。


    二、   关注天气预报,加大力度防治水稻褐飞虱


    目前全省各地突击组织了2~3次防治,大面积上褐稻虱急剧上升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由于气象条件十分有利,加上水稻生长量大,影响防治效果,局部地区部分田块虫量仍较高,防治工作不容松懈。


    据我台今天的预报,9月29日~10月1日沿江苏南地区多云到阴,气温逐渐升高,最高温度可达31~32℃,利于褐飞虱的发生发展。为此建议:继续将防治的重要性和危害的严重性告诉农民,坚决克服农民悲观情绪或惜本厌战思想,根据田间防治条件差异,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江苏省气象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褐飞虱 水稻 降水 防治指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