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玉米黑粉病的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玉米黑粉病,俗称黑瘤子。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灰包、黑疸。这两种病是玉米上发生很普遍而又非常严重的病害,一般发病率在50%左右,发病严重的地块可高达60%以上。1998年,吉林省长岭县长岭镇南门外村种的玉米普遍发生了这两种病害,发病率在20‐40%,其中二社农民陈国发家的0.4公顷玉米,这两种病的发病率达47.2%,造成了严重减产。   

    1.发病症状:主要在玉米茎秆、果穗、雄花序、叶片及籽粒上产生大小不等的肿瘤。肿瘤初期外围包有一层带有光泽的灰膜,不久便破裂,散出大量的黑褐色粉未(病菌的厚垣孢子)。果穗被侵染后,造成籽粒不饱满,甚至整个果穗变成黑瘤子,不结穗。叶片和茎秆受害时,形成米粒或豆粒大小的瘤状物,造成病株生长矮小。   

    2.发病原因:这种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中、土壤表面和病秸秆上越冬,成为翌年玉米发病的初次感染源,病菌孢子靠风力传播,落在玉米植株各部位上均可发病。一般在高温。湿度大、重茬、玉米螟危害严重和玉米植株机构损伤较多的地块发病率较高。   

    3.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性能强的品种;②在玉米植株病瘤尚未成熟前及早把病株割除,清除田间处理掉;③实行三年以上的轮作制,以减少病菌侵染机会;④施用发酵腐熟的有机肥料;⑤在玉米抽雄前10天左右,用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进行喷雾,可减轻黑粉病的再侵染。也可用1%的波尔多液进行喷雾,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玉米 侵染 喷雾 传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