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云南玉米大小斑病流行分析及防治对策


一、近年来夏季玉米大小斑病流行特点
  1、病害发生区域在海拔1300米至1900米,雨水相对集中的玉米种植区,随着海拔的增高,病情加重。
  2、同一品种,因土壤肥力、种植密度、管理水平不同,发病轻重程度及损失情况不同。土壤肥力、种植水平高的,病害发生较轻,反之,则重;种植密度适当而且中耕除草及时的病害较轻,反之,则重。
  3、品种间抗、耐病性不同:常规老品种和近几年推广的杂交种大多数都丧失了抗性,常规老品种黄马牙、白马牙抗病性较差,损失较大。部分地区保玉7号抗病性表现较差。近几年选育的“云德3号”、“德玉4号”(20-4)、“德玉6号”(20-6)、“德玉8号”(20-8)、海禾1号及外引品种“迪卡2号”抗性相对好一些。
  二、病害流行主要原因分析
  根据病害流行的条件分析:夏季玉米病害流行主要是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亲缘关系较近,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小。长期大面积种植对该病菌抗性差的品种,使病菌上升为优势种,导致大面积病害流行。
  1、大面积长期种植感病老品种是导致玉米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老品种由于其晚熟使收获期避过雨水,并且种子价格低,深受当地群众欢迎。抗病杂交种抗病强,但价格较高,群众难以接受,推广面积较少。大多数农户对玉米病害认识不足,认为不可能年年发生,存在侥幸心理。去年大面积病害流行,一些地方连种子都收不起来,仍然到低海拔地区购买老品种来种,这就给病害流行提供了流行条件。
  2、7~8月病害发生期,雨水集中,强降雨天气明显,有利于病菌随雨水传播扩散,加重病害流行程度。
  3、群众防病意识淡薄是病害连年流行的原因。山区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历史上没有防治玉米病害的习惯。在病害流行的情况下,虽然农科技术人员已作了大量的发动、动员工作,召开了防治现场会,但大多数农户未采取积极主动的防治措施,影响了防治效果。
  三、主要技术措施
  选用抗病良种、低海拔地区适时早播、播前彻底烧毁上年的病残体、增施有机肥和三元复混肥,规范种植、合理密植、及时摘除带病脚叶、统一喷施药剂等措施,可取到明显的防治效果。
  1、选用并推广高产抗病品种。选用高产抗病品种,如迪卡2号、20-4、20-6、20-8、云德3号等进行示范、推广,减轻病害的发生。
  2、低海拔地区适时早播,避开发病危险期,减少感病机率。
  3、播种前彻底烧毁上年病残体,清除带病脚叶2~3叶,减少病菌来源。
  4、规范栽培,科学管理。采取宽窄行条栽的方式,宽8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25~30厘米,基本苗4000株左右,良好的群体结构和科学的栽培方法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和小气候环境条件。其次,实行科学管理:培肥土壤,施足底肥,及时追苗肥,重施大喇叭口肥,保证培育健壮的苗架并结合两次追肥进行中耕锄草,并间去多余的苗。
  5、组织统防统治。在抓好以上措施的基础上,选择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病害初发期、喇叭口期、抽雄期组织防治2~3次。可使用药剂75%甲基托布津加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品种 玉米 雨水 抗病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