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
该病害以为害叶片为主,很少为害叶柄、茎蔓和果实。叶片染病,多在盛瓜期中、下部叶片先发病,再向上部叶片展。初期在叶面生出灰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近圆形边缘不整的淡褐色或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部颜色变浅,有时呈灰白色,边缘灰褐色。湿度大时,病斑正、背面均生有稀疏灰褐色霉状物,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重时,茎蔓、叶柄也能发病,病斑椭圆形,灰褐色。病斑扩展较大时,能引起整株枯死。
2、病原
经沈阳农业大学房德纯教授分离培养,鉴定为Corynesporacassiicola(Berk&Curt)Wei.称瓜棒孢霉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多单生,少数3~5根丛生,细长,不分枝,有1~7个分隔,浅褐色。分生孢子梗顶端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倒棍棒形或长圆柱形,直立或弯,顶部钝圆,有5~15个隔膜,分生孢子浅褐色至棕褐色。
3、发病规律
3.1传播途径主要以种子带菌远距离传播。病菌以分生孢子丛或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菌通过气流和雨水飞溅传播,进行初侵染。初侵染后的病斑所生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向周围蔓延。一个生长季病菌可以多次再侵染,使病害日益加重。
3.2发病条件带菌的种子是发病的主要条件。田园不洁,连茬种植,昼夜温差小,偏施氮肥,缺少微量元素硼时,发病较重。温室内湿度过大,叶面结露,光照不足,有利于病菌的扩展与侵染。据调查,以当地一农民自育的品种发病重,其他品种发病率不高。温度20~28℃,叶面结露时间长,则发病快。
4、防治措施
1)选用无病种子及种子消毒选无病田、无病瓜留种。种子可以用55℃温水浸种15min。
2)发病田应与非瓜类作物进行2a以上轮作。
3)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
4)加强栽培管理,培育无病苗。用新土育苗,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注意氮、磷、钾的配合使用。使用高垄覆膜栽培技术。控制灌水,适时放风,降低室内湿度,增加光照,创造有利于黄瓜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菌萌发侵入的温湿条件。
5)药剂防治发病初,用65%甲霉灵(硫菌•霉咸)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发病严重时,可追施微量元素硼。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2/2005-4-6/211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