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蟹味菇生物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蟹味菇,又名真姬菇、玉蕈、假松茸。主要出口日本等国际市场或国内菜市,颇受欢迎。
    1.形态特征 子实体丛生,少散生,每丛10~20株不等,菌盖直径2~13厘米,幼时半球形,深褐色,后渐开展,色泽变淡;呈黄褐色;中部色深,茶褐色;另有一种是白色的菌株。
    2.生活条件 蟹味菇为中低温和变温结实型木腐生菌类,生长所需的条件如下。
    2.1营养 野生能在山毛榉等阔叶树的枯木或活立木上,分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很强。人工栽培时,阔叶树木屑、棉籽壳、玉米芯和各种秸秆粉碎物等,均可用作主要培养基质。
    2.2温度 菌丝在5~30℃之间均能生长,以20~25℃最适,5℃以下、30℃以上菌丝生长不良。子实体分化发育的温度8~22℃,最适温度12~16℃,8℃以下、22℃以上子实体很难分化。在8~10℃的温差刺激下有利于子实体的快速分化。菌盖形成后在5~8℃的低温下,子实体仍可缓慢生长,但长期的低温会造成菌盖畸形,出现大脚菇;若遇22~25℃较长时间,则出现菌柄徒长,菌盖下垂,影响产量和品质。
    2.3水分 菌丝生长基质含水量以60%~70%最佳。含水量低于45%菌丝生长缓、稀疏,易衰老;高于75%菌丝生长缓慢或不生长。出菇前基质含水量不能低于50%,不然子实体分化早而密集,品质差,产量低。子实体分化发育期间要求湿度85%~95%,尤其是菇蕾期对空气相对湿度要求更高,如若空气湿度过低,子实体难以分化,菇蕾易死亡;长期的过湿环境也会影响子实体的正常发育,生长缓慢,菌柄发暗,有苦味,易受病虫害侵袭,出现菇上长菇现象。
    2.4酸碱度 菌丝体生长pH值为5~7.5,最适为5.5~6.5。pH值超过8.5,接种块很难萌动。考虑到培养料灭菌后pH值会降低,以及菌丝体在生长过程中也会降低培养料的pH值。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和促进菌丝体生理成熟,在拌料时可把培养料调整到pH值8左右为宜。
    2.5光照 菌丝体生长不需光照,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洁白粗壮,不易老化。在散射光和黑暗条件下,都能进行原基分化,但菌盖形成、菌柄伸长期需要散射光,否则子实体发育不良。微弱的散射光对转色期是有益的;子实体显白期需要稍强的散射光;成盖期和伸展期需要200勒克斯以上的光照,每天光照时间不少于10小时。光照不足,菇蕾的发生少、且不整齐,菌柄徒长,菌盖小而薄,子实体色淡,品质较差。
    2.6空气 蟹味菇是好气性食用菌,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充足的氧气。菌丝体生长氧气充足时,会缩短发菌时间,菌丝浓密,生长旺盛。子实体分化发育期间,需要潮湿而空气清新的环境。长菇环境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会造成子实体生长缓慢,且发生畸形菇。
    3.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蟹味菇栽培方式多为熟料袋(瓶)为载体,利用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有利于冬季长菇。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3.1栽培季节 本品为中低温性菇类,自然气温栽培以秋季接种、冬季出菇为好。通常南方诸省以9月上旬至10月初接种,12月至春节前后长菇;北方宜于8月初接种,11~12月于温室大棚保护地出菇。由于蟹味菇菌丝培养时间较长,适温环境下需要60~70天接种养菌,夏季移到防空洞、地下室、阴暗通风良好的场所越夏,待秋后温度低于20℃时进房棚长菇。反季节栽培则应于12月初接种,加温养菌,到早春气温回升不低于10℃时进棚长菇。各地应根据当地海拔纬度,灵活掌握。
    3.2培养料配制 栽培容器采用500克罐头瓶或17厘米?3厘米塑料袋。
    配方①:杂木屑77%,麦麸20%,蔗糖1%,石膏粉1%,过磷酸钙0.8%,硫酸镁0.2%。
    配方②:棉籽壳50%,杂木屑30%,米糠15%,石膏粉1%,过磷酸钙0.9%,硫酸镁0.1%。
    配方③:高梁壳40%,棉籽壳40%,麦麸13%,玉米粉3%,蔗糖1%,石灰2%,过磷酸钙1%。
    上述配方加水拌匀后,含水量掌握60%~65%,pH值灭菌前7.5为宜。并按常规进行装料、灭菌冷却。
    3.3接种培养 待料温降至28℃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器接入菌种,每瓶菌种可接30~40袋(瓶)。接种后菌袋及时移入干燥、阴凉、避光条件的室内养菌。菌袋培育期正处初秋,常会出现高温气候,因此要及时观察袋温、堆温、室温的变化,做好疏袋散热,遮阳避光,防止高温危害菌丝体。发菌培养室温度控制不超26℃,空间相对湿度70%以下,防止地面潮湿。菌丝生长缓慢,加之袋口捆扎紧密,袋内缺氧时出现前端菌丝短而齐,呈绒毛状,严重时出现黄色抑菌线,停止延伸。这时应将袋口扎绳松动或在距离菌丝前沿2厘米处打孔通气,亦注意降低温度。待菌丝走满袋后,再扎紧袋口一般培养35~40天,菌丝走到袋(瓶)底后,再继续进行后熟培养30~35天。当菌丝由稀疏转为浓白,形成粗壮的菌丝体,料面出现白色粒状,并分泌浅黄色的色素时,即达到生理成熟。整个发菌培养的时间,在适宜环境下发菌期需要65~70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灭菌 生理成熟 过磷酸钙 温室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