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一业主导 多业并举 融合发展


一业主导 多业并举 融合发展

——陕西省宁陕县加快特色产业发展调查
谭海波 李兵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明宝

  “林下经济以及种植天麻、猪苓等中药材是我们村的短线产业,而长线产业是猕猴桃,目前产业园区内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530亩,2021年年产值突破30万元。”陕西省宁陕县梅子镇南昌村党支部书记陈登兵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积极发动群众参与,以长短结合的融合发展方式,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南昌村产业发展是宁陕县产业融合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宁陕县坚持把产业建设作为中心,项目围绕产业上,招商围绕产业转,环境围绕产业优,调存量、优增量、提质量,按照产业化发展要求,找准产业突破口,逐步补齐短板,以“一业突破”为引领,带动形成一业主导、多业并举的融合发展方式。

  

  立足资源禀赋搞旅游 发展长短产业促增收

  走进宁陕县城关镇渔湾村,沿途的自然人文景致,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

  近年来,该村借助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挖掘“八卦太极真图”文化底蕴,大力发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以农业和民宿共享为主要特征的文旅康养产业,并推出多条精品线路,助力旅游持续火爆,形成了旅游业助推村民增收致富的乡村发展新气象。

  与渔湾村的发展思路一样,筒车湾镇七里村立足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捷的区位优势,按照“一里一景、五彩四季”的建设思路,重点打造了垂钓景观鱼塘、桃树观赏采摘园、樱桃观赏采摘园、油用牡丹种植研学园、野生绞股蓝种植研学园等一批休闲观光基地,初步形成“一山一水一片绿,宜居宜业宜旅游”的美丽乡村新格局。

  “下一步,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打造12户农家乐,发展民宿产业,同时成立合作社,大力发展绞股蓝和香菇种植及鱼和虾养殖,实现长短产业均衡发展,力争把七里村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旅游强村。”七里村党支部书记周大兴表示。

  在产业发展中,宁陕县结合县情,大力实施“旅游+”战略,将产业发展与生态资源利用和旅游开发相融合,依托设施农业,发展景观农业、农事体验、观光采摘、休闲垂钓等业态,建设休闲农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乡村民宿等,打造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的美丽休闲乡村,实现产村融合发展。

  

  突出特色产业种植 实施产业融合工程

  “2021年种了200多窝天麻,收获了1000斤左右,总收益是六七千元。”金川镇兴隆村村民刘祥水说。

  像刘祥水一样的天麻种植户,在金川镇还有很多。除了号召村民种植天麻,该镇还引进了从事天麻以及板栗加工的凤华农贸有限公司,进一步提高产业附加值。

  “公司主要业务以板栗收购、储藏、加工和天麻收购加工为主,截至目前公司已收购了300多吨板栗,准备再收购400多吨天麻,把板栗和天麻加工后,能够增收30多万元。”宁陕县凤华农贸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永凤说。

  而邻近宁陕县城的筒车湾镇,通过持续抓好生态旅游、林下药材、山地魔芋、特色种养、袋料香菇5大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一业突破、多业发展”的产业格局。

  筒车湾镇按照“一镇一业”规划,统筹推进全镇袋料食用菌大园区建设,重点打造以许家城村为中心,辐射带动海棠园村、油坊坪村、龙王坪村和七里村的袋料食用菌基地。

  据筒车湾镇海棠园村党支部书记李华文介绍,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海棠园村大力发展林麝、有机稻、食用菌种植以及中蜂、牛、猪养殖,人均可实现增收2000元左右。

  宁陕县继续坚持以“果、菌、药、畜”主导,实施产业融合工程,支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提高质量,增强效益,建设一批产加销贯通、贸工农一体、一二产融合发展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带动魔芋、猕猴桃、中蜂、鲜食玉米、特色种养等小众产业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按照“突出特色、多菌发展”原则,抓好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稳定扩大种植规模,加快推进菌种研发、产品分拣包装和加工销售走上正轨,实现生产、服务、加工、销售“四位一体”,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天麻 板栗 苦瓜 食用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