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秋延迟蔬菜栽培技术


    菜豆
  
    品种选择 栽培秋延迟矮生菜豆宜选用适应性比较强、对温度适应范围广、早熟、丰产的品种,如法国地芸豆(又叫嫩荚菜豆、北京快豆等)、黑地芸豆、矮早18、冀芸2号、新西兰3号等。适宜搭架栽培的菜豆品种有秋抗19号、黄县八寸、诸城老来少、碧丰、扬白313、春丰2号、芸丰、哈菜豆1号等。
  
    适期播种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用小拱棚覆盖栽培秋延迟矮生菜豆的适宜播种期是8月下旬,阳畦栽培秋延迟矮生菜豆的适宜播种期是9月上旬。播种过早时结荚早,产品上市期早,达不到延迟上市的目的;播种过晚时后期温度满足不了矮生菜豆生长发育的要求,不仅植株及豆荚生长缓慢,而且易落花落荚,产量较低。矮生菜豆栽培一般用干籽直接播种,行距为33厘米,穴距为30厘米,每穴播种4~5粒种子,播后覆土。
  
    田间管理 出苗后应及时中耕。土壤干旱时浇1次小水,结合浇水追施提苗肥(每亩追施硫酸铵10~15公斤),然后中耕,以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幼苗发根。中耕后蹲苗10~15天,再追施硫酸铵10~15公斤,然后浇水。浇水后再中耕1次,然后控制浇水,避免植株徒长。植株长至开花结荚期停止浇水,以防落花落荚,当最大的荚果长至2~3厘米长时再浇1次水,结合浇水冲施稀粪水。植株长大后由于具有遮盖作用,畦内水分散失较慢,可视土壤墒情每隔7~10天浇1次水。
  
    地膜覆盖 10月上旬,采用阳畦栽培的须打畦墙、立风障,采用小拱棚栽培的须插拱架。因夜间低温不利于菜豆生长,应盖膜保温。到10月中下旬气温逐渐降低后,白天温度达不到20℃时也应盖膜保温,中午适当通风,防止出现高温,影响植株开花坐果。在夜间,覆盖薄膜后如果温度不能保持在10℃以上时还应加盖草苫。进入11月后将薄膜盖严,少通风或不通风,草苫适当晚揭早盖,必要时可增加厚度。若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好,温度管理得当,采收期可延到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
  
    青椒
  
    大棚、日光温室青椒越夏及秋延后栽培应选用中晚熟品种并加强管理,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夏季高温过后,为了促进主枝结果,提高果实的商品性,应把顶层的枝条保留两节后剪去。修剪后加强追肥和浇水工作,以促进新枝发育。入秋后,当外界最低气温低于15℃时,就要覆盖塑料薄膜,进行秋延后栽培。扣棚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过早时气温太高,不利于果实生长;过迟则气温低,果实难以成熟。
  
    扣棚工作可逐步进行,开始时只将棚顶扣上,呈天棚状,随着气温的下降,棚四周的薄膜在夜间也要盖严,白天再揭开。当外界气温下降到15℃以下时,夜间要将全棚盖严,白天中午棚内气温在15℃以下时不再通风,并且在大棚四周及温室南面塑料膜上加盖草苫,以防寒保温,促进果实成熟。扣膜后果实进入膨大期,每亩地追施人粪尿500公斤或尿素10~15公斤,有条件的可增施二氧化碳气肥,以促进果实迅速膨大。此后,大棚、温室的管理要以保温增温为主,尽量少通风。为避免棚内湿度过大,可控制灌水,只要土壤不过分干旱,原则上不再浇水。如若棚内湿度过大,可在畦内撒施草木灰或晒干的田土。
  
    西葫芦
  
    选用优良品种 栽培秋延迟西葫芦宜选用早熟、抗病、耐湿、耐阴、耐低温、丰产性强的品种,如早青一代、一窝猴、阿尔及利亚等。
  
    适期播种 栽培秋延迟西葫芦时,由于温度逐渐降低,光照较差,植株易早衰,宜进行嫁接栽培。嫁接方法有多种,一般采用靠接法。嫁接前先播种西葫芦,2~3天后再播种黑籽南瓜。按5~8厘米的株距和行距播种西葫芦种子,播后覆3厘米厚的细土,3天后用同样方法播种黑籽南瓜种子。播种后,为防止畦面干燥及雨水冲淋而影响出苗,可增设小拱棚并覆盖薄膜,将温度控制在25℃~28℃,待出苗70%后撤去薄膜。
  
    嫁接与管理 西葫芦第一片子叶微展时为嫁接适期。靠接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为:挖出砧木苗并剔除其生长点,在砧木子叶下0.5~1厘米处用刀片以45°角向下削一刀,深达胚轴的2/5~1/2处,长约1厘米,然后取接穗(西葫芦),在其子叶下1.5厘米处用刀片以45°角向上削切,深达胚轴的1/2~2/3处,长度与砧木相等,将砧木和接穗的接口吻合后夹上嫁接夹即可。嫁接好后将嫁接苗栽到做好的苗床上,边栽边浇水。栽完后搭设拱棚,覆盖薄膜并盖上草苫遮阴,3~4天后逐渐撤去草苫,10天后切断西葫芦接口下的胚根,伤口愈合后加大通风量炼苗。苗子长至3叶1心到4叶1心时为定植适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西葫芦 番茄 大棚 嫁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