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蔬菜种子带菌处理技术




  种子是传播蔬菜病原菌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随着带病种子的播种,一方面可以使新的疫区不断扩大,特别是检疫性病害一旦传入,则后患无穷;另一方面,可以加重原有病害的为害,造成更大的损失。种子带有的病菌可以直接侵染种芽和幼苗,造成毁种死苗,并且为后期发病提供菌源,是引起蔬菜田间发病的祸根。

1 蔬菜种子带菌种类及部位
1.1 种传真菌性病害 种传真菌性病害的病原菌,一般以营养体或繁殖体潜伏于种子的不同部位进行传播,也有混杂于种子间进行传播的。
1.1.1 病原物混杂于种子间 由种子间混有的病原物或夹杂的病残体传播病害,如白菜菌核病的菌核,常混杂于白菜种子间,随同白菜种子被播入土壤中,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菌核便萌发出子囊盘,放射出子囊孢子进行侵染。
1.1.2 病原菌附着在种子表面 一般是指真菌的无性孢子或有性孢子附着于种子表面,以传播病害。有的病菌以分生孢子粘附于寄主种子表面,如黄瓜炭疽病、番茄叶霉病等;有的病菌以卵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如辣椒疫病、大葱霜霉病等;此外,有的病菌也可以以分生孢子器或菌核粘附在种子外部,以传播病害。
1.1.3 病原菌潜伏在种皮内 病菌一般以菌丝体的方式潜伏于种皮内,进行病害传播。如黄瓜枯萎病、白菜黑斑病等。
1.1.4 病原菌潜伏于种皮组织内或种子胚内 病原物一般都以菌丝体形态潜伏于种皮以内的组织或种子胚内,以传播病害。如辣椒褐斑病、茄子黄萎病以菌丝体形态潜伏于种皮以内的组织,而辣椒胚和胚乳的胞间和胞内有立枯病菌的菌丝。
1.2 种传细菌性病害 植物病原细菌不象真菌那样具有休眠器官,往往直接以菌体的形式粘附于种子表面或潜伏于种子内部。蔬菜种子受病原细菌侵染后,一方面可以使种子腐烂,如甘蓝受黑腐病菌侵害,其种子往往完全腐烂,或因胚受侵染,使芽和子叶呈黑腐;另一方面可以使种子变色,菜豆受细菌性疫病菌侵染后,在荚上形成红褐色、微凹陷的病斑。
1.2.1 病原细菌粘附在种子表面 如辣椒细菌性斑点病的病原细菌粘附于种子的外表,在干燥的条件下长期保持休眠状态,种子发芽时,子叶即被侵染而形成病斑,再从子叶病斑上溢出细菌,侵染到植株的其它部位。
1.2.2 病原细菌潜伏在种子内部 这一类型种子病害的病原细菌,潜伏于种皮内或种子内部。如菜豆细菌性疫病的细菌多潜伏于种皮内,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细菌则潜伏于种皮、胚乳和胚中。
1.3 种传病毒性病害 与种传真菌性病害及种传细菌性病害有所不同,种子传染的病毒由特定的病毒与植物相结合所造成。如豇豆的种子可传播由豇豆蚜传染的花叶病毒,而黄瓜花叶病毒不通过黄瓜种子传播,却通过野黄瓜、甜瓜种子传播。这在种子处理时应特别注意。
1.3.1 种子外部传带病毒 这一类型病毒污染种子外表,番茄、西瓜、甜瓜等作物的病毒病主要是果肉带毒污染种子所致。
1.3.2 种子内部传带病毒 可分为种胚外部传带病毒及种胚内部传带病毒两种类型,种传病毒一般属于第2种类型。病毒存在于种子胚中,种子萌发时,病毒即从胚的内部传到幼苗上。 

2 蔬菜种子处理方法
  根据蔬菜种子带菌种类和部位及蔬菜种类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种子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
2.1 种子处理的物理方法
2.1.1 种子的汰选 是利用比重的原理汰除种子间的病原物或带病的种子。汰选包括手选、水选、筛选及机械选等方法。根据病原体或有病种子和健全种子在大小、比重、形态或粗糙程度上的差别,将混杂在种子间的病原物如菌核、菌瘿等以及有病的种子清除掉。例如混杂在种子间的白菜菌核病的菌核等可用清水、盐水、20%的(比重为1.478)或30%~40%的黄泥水淘除。一般带病种子不能充分成熟甚至不成熟,比健康种子轻,因而可用风选法将病种除去。
2.1.2 热力处理 是利用种子与病原菌抗热能力的不同,以热力将病原菌杀死的方法。最常见的方法是温汤浸种和干热处理。
  ①温汤浸种:是利用一定的水温消灭种子内外病菌的有效方法。由于一些病原菌潜伏在种子内部,用一般药剂处理难以奏效,则可以利用温汤浸种的方法来杀死病原菌。方法是在一定温度的温水中,把种子浸泡若干时间,然后将种子捞出,放在冷水中冷却,再晾干;有些种子需要催芽播种的,则无需晾干,冷却后即可直接播种。浸种的时间和温度取决于蔬菜种子的耐热能力及病原菌致死温度的限度,原则上是水温高则浸种时间宜缩短,温度低则时间长。凡是蔬菜种子和病原菌之间的抗热程度相差较大者,使用此法比较安全;相反,则应避免使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种子 拌种 处理 传播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