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程银香和两个双胞胎儿子挤在不足10平方米的民勤城出租屋里,一张高低床占去了大半,床头和书桌上到处堆满了一摞摞厚厚的学习资料。11月底的一个冬日中午,她捅开铁炉子,开始准备孩子的午饭。
从3个孩子到县城求学开始,这个农村妇女的生活就像一个无休止的摆钟,在土地和县城之间的固定轨迹上来回忙碌,农忙种地,农闲陪孩子读书。
程银香是这个因治沙而著名的西部小城众多的陪读家庭一员。在甘肃民勤,高考被老百姓高度关注,成为民勤年轻一代离开家乡最有力的“跳板”。与它的经济实力和地理位置不相称的是,这个西部农业县却创造出了令人称赞的教育成绩——新千年以来,“每年清华、北大不走空”,3万多名民勤学子通过高考走向全国各地。这里小学、初中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5%,高等院校综合录取率达90.04%。
生态与教育,是怎样的一对矛盾关系?我们可以忽视,但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被拽入城市化轨道的西部农村教育,越来越走向凋敝,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堵塞了农民子弟向上流动的渠道和空间。作为生态脆弱县、财政穷县的甘肃民勤,怎样拆解历史的困局?
当教育专家为中国农村教育忧心忡忡的时候,这座西部农业县的努力,能否成为一个可以复制的样本?
地理孤岛的磁铁效应
甘肃民勤——从地图上看去,插向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深处的民勤绿洲,恰似一把楔子,紧紧嵌在两大沙漠之间,阻止了两大沙漠的“握手”。民勤,是名副其实的“地理孤岛”。
民勤因“脆弱的生态,治沙的前沿”而进入历史视野,人口仅30余万,因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十多次批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而广为人知。
从新千年以来连续10年的教育丰收正在让这座县城收获“教育名县”的盛誉。历史的自豪感开始出现在所有有关民勤的宣传材料中。史书记载,民勤明清时人才辈出,“贤良接踵,科第蝉联,文运之盛,甲于河西”。因为地理意义上的闭塞孤岛,使得这块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较少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千年文脉因封闭而连绵下来。
46岁的下岗女工赵琴香拖着虚弱的身体给儿子洗完衣服,又开始忙活着砸煤、收拾被褥。现在,儿子是她生活的全部。她是民勤的女儿,远嫁天祝藏族自治县。每次回娘家,关于民勤教育的传奇就会触动她一次。今年,她终于下定决心,将读高一的儿子转到民勤读书,“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考上大学”。
为此,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将要支付昂贵的生活成本。“一年要一万多元,紧紧巴巴地供孩子”。
民勤陪读家庭的持续壮大,正在不断抬高县城的租房价格。2010年,一年租金涨了五六十元。赵琴香不得不每天在菜市场精打细算,为了省钱,她至今没回过天祝的家。
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故土是难以割舍的脐带,因为繁荣的教育,走出沙漠的民勤人又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回家乡,进而获得迁徙的原动力。
据民勤县教育局的粗略统计,从小学到高三,每年近千名学生涌向民勤读书。这直接催生出民勤县城庞大的陪读家庭与由此衍生的陪读经济。时至今日,民勤县城中学的大班额现象非常严重。
民勤,这个地理意义上的孤岛,开始像磁铁一样,强烈吸引着周边地区的学子慕名前来求学。他们来自武威市周边的古浪、天祝等县和省会兰州,甚至远至新疆、内蒙古。
“在民勤县城,城市居民上楼后,平房里住的多是陪读家庭。”一位熟悉民勤教育的人士告诉记者。在这些散落在民勤学校周边的平房院落里,以女性为主体的陪读家长和他们的孩子用日复一日的付出构筑着他们的人生梦想,卑微而又强烈。
在陪读家长眼中,用几年的艰辛换取孩子的幸福一生,这笔投资再划算不过。优质的民勤教育是这笔投资获取成功的关键。
民勤民间流传一句话:“千方百计上高中,千方百计上一中。”能进民勤一中,就意味着一只脚迈进了大学校门。只要考入全年级前5名,就有希望跨进了清华、北大的校门。
实际上,在武威市下设的三县一区,民勤教育已稳稳地占据“半壁江山”——该县的人口是武威市的1/7,但每年考上大学的学生数量却接近1/3。不仅如此,近年来,民勤县高考综合录取率、重点录取率均高于武威市乃至甘肃省的平均水平。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1/2010-12-22/148469.html